近期,《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印发,明确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和主要着力点。
在绿色发展的浪潮中,绿色金融成为关键力量,《指导意见》更是对金融机构助力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市场和标准体系,丰富绿色金融工具,统筹对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的支持。
青岛农商银行作为区域金融的佼佼者,也是省内唯一的上市农商银行,在这场绿色金融变革,以一系列创新实践和显著成效,交出了令人瞩目的“青农答卷”。
增速领跑,创新赋能,绿色金融成果斐然
翻开青岛农商银行2024年度绿色金融成绩单,一系列跃动的数字见证了该行绿色基因的深度渗透和绿色金融业务的蓬勃发展。
绿色贷款余额较年初净增31.06亿元,占比提升至5.33%,较年初增加1.12个百分点,其中节能环保产业贷款增长尤为突出,增速高达160%,远超全行业平均水平。节能环保贷款余额达到33.41亿元,较年初增加20.56亿元,为节能环保企业的技术研发和规模扩张注入了“强心剂”。
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也稳步增长,达到10.90亿元,较年初增加2.91亿元,推动着能源结构向绿色化、清洁化转变;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贷款为60.09亿元,较年初增加6.90亿元,助力城市基础设施的绿色改造,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业务拓展方面,青岛农商银行绿色贷款企业户数较年初增加219户,进一步扩大了绿色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该行凭借出色的绿色金融实践,在2024年青岛市全市银行机构绿色金融货币信贷执行情况排名表中跃升至榜首位置。同时,在《南方周末》“五篇大文章”金标杆奖评选中,青岛农商银行也摘得了上市农商行“绿色金融榜”的桂冠。
这些荣誉的背后,是青岛农商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深耕细作和不断创新。
青岛农商银行通过构建碳账户生态闭环、推出碳减排贷款、搭建绿色信贷系统等举措,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截至2024年年末,青岛农商银行已建立308户企业碳账户,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11.36亿元,撬动了284万元的财政贴息,形成了覆盖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清洁能源开发的立体化信贷图谱。
凭借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全面布局和卓越成果,青岛农商银行推出的“绿碳转型贷”斩获青岛市金融产品创新二等奖,为企业的绿色转型之路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青岛农商银行更是被金牛资产管理研究中心评为践行“五篇大文章”成果农商行组第一名。
制度创新,精准施策,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在绿色金融发展的大潮中,金融机构肩负着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使命。青岛农商银行作为区域金融领域的积极践行者,在深耕绿色金融的同时,更是在推动绿色转型和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方面展现出了地方法人银行的担当与作为。
青岛农商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青岛市相关部门优选出的317个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作为重点营销方向,通过精准施策和优质服务,成功对接了其中的94个项目,各类贷款余额达到46.19亿元,2024年累计发放金额18.47亿元。
同时,青岛农商银行还依托山东省工业重点领域企业“两维三色”名单及青岛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精准识别转型主体,从行业、企业、项目三个层面协同发力,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效衔接。
截至2024年年末,“两维三色”清单客户共落地38户,各类贷款余额9.01亿元,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在绿色金融业务的推进过程中,制度创新是激发市场活力、提升服务效能的关键驱动力。
青岛农商银行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已有的绿色金融业务基础上,积极探索制度创新路径,以进一步释放绿色金融的发展潜力。
一方面,青岛农商银行将绿色信贷作为行内鼓励投放领域,并制定了绿色金融目标客群清单,鼓励分支机构为绿色信贷优先提供资金支持;该行还减少了绿色信贷的经济资本占用内部考核,给予分支机构一定范围的利率定价权,大大激发了分支机构绿色信贷的投放热情。
另一方面,青岛农商银行设置了绿色信贷考核指标,专设“绿色信贷争先奖”“碳减排政策支持奖”“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奖”等奖项,激励分支机构开展绿色信贷业务的积极性。
这些制度创新举措,提升了青岛农商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更为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在青岛农商银行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关注绿色金融,积极参与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向“绿”而行。
数智筑基,场景破局,打造绿色金融新生态
在绿色金融领域,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青岛农商银行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积极深化绿色金融数字化建设,在推动全省绿色信贷数字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青岛农商银行完成了信贷管理系统对公、对私、授信、用信全业务流程的绿色升级改造。
在对公业务方面,企业客户申请绿色贷款时,系统能够快速识别其业务是否符合绿色金融标准,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减少了人工审核的繁琐环节和潜在误差;在对私业务中,个人客户参与绿色消费、投资绿色项目等行为也能在系统中得到准确记录和评估,为提供个性化的绿色金融服务提供了数据支撑。
作为搭建了功能完备的绿色信贷系统的地方法人银行,青岛农商银行牵头打造的一站式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已构建起“绿色信贷识别—环境效益测算—碳排放管理”的全流程智能中枢。
该平台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各类贷款项目进行精准筛选和识别,确保资金精准流向真正具有绿色属性的项目,避免了“洗绿”“漂绿”等问题的发生。
此外,青岛农商银行还创新了ESG动态评级体系,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对企业进行全面评估,引导资金流向ESG表现良好的企业,为评估绿色金融业务的成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农商银行西海岸分行自主研发的“物联智电”系统更是获得了国家软件著作权。该系统借助物联网技术,搭建起“远程监测、远程断电”的协同管理模式,实现了对用电设备的分层精细化管理。
如今,青岛农商银行的绿色金融生态已经涵盖了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多个领域,形成了覆盖广泛、功能完备、服务高效的绿色金融生态体系。
产品矩阵,生态赋能,开启绿色金融服务新篇章
面对绿色金融领域深化发展的现实挑战,青岛农商银行通过构建多元化产品体系,积极探索破解绿色项目融资成本偏高难题的有效路径。
在创新产品方面,青岛农商银行推出了“绿碳转型贷”“碳排放权质押贷”等绿色金融产品。
“绿碳转型贷”是在“绿税贷”基础上进行的产品更新,充分考虑了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的资金需求特点,提供了更加灵活的贷款期限和优惠的利率政策,为企业的绿色转型之路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此外,青岛农商银行还将有机食品企业的AA级认证转化为信用加分项,为某花生深加工龙头企业量身定制了贷款方案,加大了绿色贷款的利率优惠力度。6000万元信贷资金的注入,激活了该企业整条产业链的绿色认证改造,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拓展销售渠道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扩大绿色金融产品覆盖范围、优化服务流程和提升客户体验的进程中,青岛农商银行主动把握国家“双碳”发展机遇。
把绿色、ESG纳入资产投资评估体系,结合产品投资策略,择优对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等九类绿色ETF指数基金进行布局,全年在绿色、气候变化等ESG领域的资产合计18.5亿元,同比翻倍增长。
在传统固收方面,青岛农商银行投资各类绿色债券7.5亿元,并且作为唯一银行资管参与了全国首只《共同分类目录》绿债基金、首只应对气候变化的高等级债券指数基金的投资。
从资产投资层面推动了绿色金融的深化发展,进一步丰富了青岛农商银行绿色金融的业务版图。
与此同时,青岛农商银行将绿色金融理念延伸至实体产业服务,打造特色支行助力地方特色产业。
在青岛市黄岛区青保国际汽车城,青岛农商银行黄岛富春江路支行作为绿色金融特色支行,注重“产融结合、精准赋能”,以“专业化定位、场景化服务、生态化联动”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推动平行进口车销售,分发挥金融助力消费的重要作用。
该支行以汽车消费为切入点,构建“网点宣传选车+车城驻点办贷”场景金融生态,客户可通过多渠道了解车型并办理分期融资,实现“选车-购车-融资”全流程无缝衔接;同时,借助虚拟信用卡“5+T”全自然日审查审批模式和无纸化操作,最快2小时即可办结业务。
截至2024年年末,该支行与青保汽车城90%经销商合作,共办理汽车分期业务367笔、金额2.3亿元,带动相关业务有效增长,提升绿色金融服务的场景化和便捷化水平。
在“碳中和”时代,从绿色金融的先行者到低碳转型的领跑者,青岛农商银行以绿色金融为支点,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绿色金融生态体系,让金融“活水”精准浇灌低碳项目,以金融力量撬动绿色变革。
在国家对绿色金融发展的持续推动和高度重视下,青岛农商银行将继续深耕绿色金融沃土,用更高站位谋划转型金融新路径,用更强担当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持续书写服务国家战略、赋能区域经济的“青农样本”。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