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庆艳

编辑 | 闪电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人工智能的潮汐蜿蜒至今,已有69年的历史周期。人们常提起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因为它被看作是人工智能学科的起点。

时间来到2023年即“大模型元年”,人工智能带来的产业变革,被认为将是经济发展史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而此时,生成式AI商业化落地的诸多探索,便逐步登上行业的主竞技场,成为舞台的主角。

不可忽视的是,国家顶层设计的推动日趋显著。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人工智能+”行动纵深推进的关键节点。据2025政府工作报告,国家首次明确大模型为AI发展核心方向,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以加速AI商业化落地进程。

产业实践的齿轮出现指数级转动,目前我国AI核心产业规模已超过5784亿元,企业数量突破4500家。2024年起,生成式AI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商业化规模落地“加速度”。

而今年则被预测为AI“商业化大年”。竞技场上的商汤科技等一众选手,AI“变现力”正在集体变强。

1、扎根生成式AI,商业化规模落地

今年两会将“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摆在了产业政策首位。科技创新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主引擎。

商汤科技等一众AI企业清醒地认识到,探索出生成式AI商业化规模落地路径,才能将AI技术渗透至各行各业,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先生”。

3月26日,商汤科技发布了2024年度财报。商汤科技收入来源主要包括生成式AI、视觉AI、智能汽车(绝影)三个板块。

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整体收入达到37.7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生成式AI收入突破24亿元,同比增长103.1%。这是生成式AI连续两年保持三位数增速,其已成为公司最大业务板块。

商汤绝影势头良好。去年绝影新增交付超过167万辆,同比增长29.2%,新增交付车型42个;累计交付车辆数超360万辆,覆盖超过130个车型,同时,商汤称绝影新增定点车型41款,新增定点车辆数超过1100万辆。

值得留意的是,2024年,生成式AI已占公司整体营收比例超六成。这一成果,让外界看到商汤科技AI“变现力”正在变强。

深究背后根由,则牵出其涉及金融、办公、政务、智能汽车、智慧医疗、智慧零售等多领域,越来越长的客户群体名单及项目落地。名单中不乏各行业的头部企业,比如中国移动、上海电信、金山办公、宁波银行、招商银行、海通证券、联想、360、零跑科技等。

商汤日日新大模型去年7月迭代升级至5.5版本,其综合能力提升了约30%,成为中国第一个多模态的实时交互大模型。

在此基础上,商汤科技已经重构出独具特色的应用落地生态——金融领域有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知名客户,医疗则有上海瑞金医院、上海新华医院,Copilot助手有金山办公、零跑科技,拟人交互有阅文集团旗下筑梦岛,智能终端有小米、OPPO等等。2024年以订单金额为代表的客户付费意愿同步增长了6倍。

伴随着客户群体规模不断扩容,财报中的数据,正揭示出商汤科技扎根生成式AI商业化落地的战略意义。

在IDC发布的《2024年大模型应用市场份额》报告中,商汤科技以13.8%的市场份额排列中国大模型应用市场前三,仅次于百度与阿里云。

这引发外界好奇,“大模型元年”至今仅两年左右的时间,商汤科技缘何能扎根生成式AI,并实现商业化规模落地?

2、“三位一体”无缝集成,契合点出现

近来,模型成本的大幅下降,催生了应用的爆发式增长。这期间领军企业不再局限于工具级应用,而是向生态重构演进,而找到企业自身优势与行业趋势之间的契合点,至关重要。

“大模型算法与基础设施软件系统的联合优化,已成为生成式AI飞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商汤科技董事会执行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徐立表示,“商汤秉承的三位一体、联合优化的战略,与上述行业趋势相契合,正在迎来高速发展阶段。”

组织战略调整是契合点出现的必要条件。

去年底,徐立宣布将公司升级迭代为“1+X”架构。“1”便是生成式AI相关业务,此板块涉及“AI基础设施(大装置)-大模型(日日新)-应用”三位一体战略,以及联合优化战略。“X”包括智能汽车“绝影”、家庭机器人“元萝卜”、智慧医疗、智慧零售等等,这些业务将拆分并独立融资,与“1”之间形成一个生态级重构。

值得关注的是,三位一体战略当中,商汤科技过去三年持续投入建设并自持的全国首个5A级智算中心上海临港AIDC,通过运营模式将算力总规模提升至23,000PetaFlops,同比增长92%。

其与大模型迭代的联合调优战略,实现无缝集成,打造出“最懂大模型的AI基础设施”。不仅服务于日日新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还广泛应用于具身智能、AIGC、AI4S(AI For Science)等多个未来新兴行业。

不可否认,卓越的基础设施支撑了日日新多模态大模型,持续位列中国大模型的第一梯队。日日新系列不仅成为国内率先超越GPT 4-Turbo性能的大模型,还率先推出音视频流式交互功能。

如此,日日新5.5凭借单个模型就能实现多任务上的能力领先,性能在SuperCLUE年度榜单上与 DeepSeek V3并列国内榜首,多模态能力在OpenCompass榜单排名全国第一,大幅领先GPT-4o。

锚定场景价值、重构AI原生竞争力,近来被奉为AI商业化规模落地路径的“关键密码”。商汤依托在企业级应用的丰富经验,构建了“一基两翼”的应用布局,即以日日新大模型为基石,重点打造“生产力工具”与“交互工具”两个方向的应用与产品。

其中,“生产力工具”方向上,商汤办公助手产品与代码助手产品在智能办公领域加速渗透,用户数突破150万,日调用量达上百万次。其每日处理Token数超过35亿,触达1000万开发者,成为国内增速最快的AI 办公工具。

而“交互工具”方向上的应用也可圈可点。商汤交互工具拟人陪伴模型,在深度聊天率和付费转化率等关键指标上稳居行业第一梯队,其中某个头部客户的月调用量一年间增长833%,次日留存率达到50%、日均使用时长高达130分钟。

智能硬件交互方面,商汤加速多模态大模型在机器人、智能眼镜、智能车舱等智能硬件的应用布局,开放测试数月以来已接入超70家企业。

在智能营销领域,商汤多模态大模型结合数字人技术助力电商营销,在2024年为智能营销生成视频时长同比增长805%,带来的GMV同比增长94%。

生成式AI迎来快速发展的当口,商汤科技系列数据揭示了其拿下阶段性果实。接下来行业商业化演进迭代继续,商汤科技能否打赢这场持久战?

3、“商业化大年”开启,这是一场持久战

2025年被称为生成式AI“商业化大年”,中国该领域的诸多企业,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之上。

此时,生成式AI的应用正从概念验证跨入规模化落地阶段,领军企业则正从工具级应用向生态级重构跃迁。这意味着未来的商业竞争规则,正被当下这种AI范式变革所重新定义。

AI时代的全新机遇与挑战之下,商汤科技等诸多企业都不满足于现状,正试图在这场持久战中不断取得突破。

从组织战略层面来看,商汤科技1+X重组成效彰显,2024年底至2025年初已实现5个生态企业的对外融资。

从技术战略层面来看,在三位一体、联合优化战略下,商汤日日新大模型正快速迭代。自2022年底至2024年7月,其以超万张GPU的算力资源投入,从1.0版本迭代至了5.5版本。接下来,日日新6.0将于4月10日发布,性能预期对标Gemini 2.0 Pro。

另外,商汤绝影正在发力“世界模型云平台”,去年发布了“开悟”世界模型,支持150秒超长场景视频生成,可构建千万级自动驾驶场景库。财报发布时,据商汤透露,今年3月,绝影实现了业内首批基于国产地平线J6M算力平台量产车型交付。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技术的螺旋式上升,是靠算法、算力和数据三者共同推动。无疑当下大模型和智算能力跃升为新的生产力。生成式AI的训练和推理离不开AIDC的支持。

据第三方机构IDC预测,到2028年,中国AIDC服务整体市场规模将近2000亿元。未来五年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7.3%,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其中训练侧算力需求将增长10倍以上,而推理侧算力需求更将增长200倍以上。

而巧合的是,商汤科技的核心优势正是“大装置-大模型-应用”三位一体深度协同。商汤AIDC服务能力已荣获了国家级评测认证,商汤临港AIDC获评全国首个5A级智算中心算力性能认证。

财报数据趋好之下,商汤科技表示,未来将继续推进“大装置-大模型-应用”三位一体深度协同,保持在多模态大模型领域的领先性,推进商业化突破。

4、结语

生成式AI进入黄金发展时代,并不意味着遍地是黄金,更是玫瑰与荆棘并存。身在其中的商汤科技,已全力投入这场持久战之中。接下来较长的周期里,生成式AI商业演进的谜底将被徐徐揭开。

*注:文中题图来自界面图库,其余配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恭喜解锁12个月手机L2专属领取资格,立即领取>>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