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权益礼包,开户即送

又一家外资私募“落子”中国市场。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显示,范达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称“范达私募”)已在协会完成私募管理人登记。

记者了解到,范达私募为2025年首家完成备案登记的外资证券类私募,同时也标志着我国证券类外资私募阵营进一步扩容。

受访人士认为,外资私募“落子”中国市场,能倒逼中国私募机构提升竞争力,推动私募行业进步。同时,这也能丰富私募市场结构,满足基金投资者多样需求,并不断促进私募行业国际化。不过,部分中小型私募可能面临更大竞争压力,私募行业整合或加速。

外资私募阵营扩容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显示,范达私募已于3月26日在协会完成私募管理人登记。

上述官网还显示,该公司注册资本为2500万元,为外商独资企业,实际控制人为范达集团有限公司(Van Eck Associates Corporation)(下称“范达集团”)。该机构类型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业务类型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证券投资类FOF基金,管理规模区间为0至5亿元。

记者了解到,范达私募为2025年首家完成备案登记的外资证券类私募,同时也标志着我国证券类外资私募阵营进一步扩容。

公开资料显示,范达集团成立于1955年,是美国共同基金管理人与全球最大ETF管理人之一。作为美国第一批进行全球化投资的基金管理人,范达集团已在欧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发行并管理着多只本地基金产品。同时,范达集团在市场机遇发掘、产品创新和前瞻投资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在Smart-Beta、主题投资和大宗商品领域具有特色。

范达私募称,公司将引进总部成熟的投资理念和产品体系,为中国投资者带来精心设计的具有竞争力的投资方案。范达独特多元的投资策略经历全球市场的长期检验,旨在赋能投资者获得有效的投资敞口。

外资机构抢滩中国市场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开放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外资机构加速“抢滩”中国市场。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3月28日,当前处于备案存续中的证券类外资私募共计35家。

从备案登记日期来看,2023年以来证券类外资私募登记有所放缓。数据显示,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备案登记的证券类外资私募均仅为1家,2017年到2022年每年完成备案登记的该类私募均不少于3家,其中2020年达8家。

从管理规模来看,证券类外资私募普遍规模偏小。数据显示,当前备案存续中的35家证券类外资私募中,24家管理规模在0至5亿元,占到总量的68.57%;1家规模在5亿至10亿元,占到总量的2.86%;4家管理规模在10亿至20亿元,占到总量的11.43%;3家规模在20亿至50亿元,占到总量的8.57%;2家规模在50亿至100亿元,占到总量的5.71%;规模100亿元以上的仅1家,占到总量的2.86%。

关于外资私募规模普遍偏小的原因,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李春瑜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外资私募需要解决市场适应性问题,外资私募的投资策略和理念多基于海外市场经验,进入中国市场后需要时间进行本土化改造。同时,与国内本土私募相比,外资私募在国内的品牌认知度相对较低,且外资决策流程也比较复杂,应对市场环境的速度赶不上国内私募,这都导致了外资私募规模目前普遍较小的情况。

“近年来,外资机构加速布局中国市场,说明外资私募看好中国的经济和资本市场,释放了金融行业加速对外开放等信号。”前海鉅阵资本首席投资官龙舫向记者表示。

龙舫认为,对于我国私募业发展而言,外资私募布局中国市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外资私募“落子”中国市场,能倒逼中国私募机构提升竞争力,推动私募行业进步。同时,这也能丰富私募市场结构,满足基金投资者多样需求,并不断促进私募行业国际化。

挑战方面,龙舫坦言,部分中小型私募可能面临更大竞争压力,私募行业整合或加速。另外,外资私募高薪吸引本土金融人才,亦可能加剧行业人才争夺战。

记者:陆怡雯

文字编辑:陈偲

版面编辑:毕丹丹

—— / 好文推荐 / ——

全球忧虑“特朗普变量” 德国回来了? 叶国富走到永辉超市权力中心 美国“鸡肉税”的启示 申万菱信基金怎么了?

直击AWE2025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3)


股市如棋局,开户先布局,随时把握投资机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