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辉煌

在半导体行业的璀璨星空中,卓胜微曾是一颗耀眼夺目的明星。2019 年 6 月,卓胜微成功登陆创业板,就此开启了一段令人惊叹的资本传奇之旅。上市之后,其股价犹如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涨幅令人咋舌。仅仅过了两年时间,到 2021 年 6 月 30 日,卓胜微的市值竟然飙升至 1800 亿 ,较发行时翻了不止 20 倍。那时的它,可谓是风光无限,成为了二级市场上当之无愧的科技股 “股王”,在半导体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卓胜微的成功绝非偶然,这背后离不开其自身坚实的技术实力与精准无比的市场定位。公司专注于射频集成电路领域,在射频开关和射频低噪声放大器等核心产品上,拥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产品性能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凭借着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卓越的性能,卓胜微成功打入了众多知名手机品牌的供应链,三星、华为、小米、OPPO 等全球主要安卓手机厂商,都是它的合作伙伴。稳定而优质的客户资源,为卓胜微的营收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让它在市场中树立起了极高的品牌声誉。
在 5G 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的浪潮中,卓胜微更是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赋予的机遇。5G 时代的到来,对射频前端芯片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同时也对芯片的性能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卓胜微提前布局,加大研发投入,成功推出了一系列满足 5G 需求的产品,顺利搭上了 5G 发展的高速列车,营收和利润实现了飞速增长。在 2019 - 2021 年期间,公司营收从 15.12 亿元一路飙升至 46.34 亿元,归母净利润也从 4.97 亿元大幅增长至 21.35 亿元,这样的业绩表现,在行业内堪称翘楚,令众多同行望尘莫及。
现状剖析
业绩下滑明显
然而,如今的卓胜微却风光不再,业绩出现了大幅下滑。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3.67 亿元,同比增长 9.55%,看似营收有所增长,但净利润却大幅下滑,仅为 4.25 亿元 ,同比下降 48.05%。到了 2024 年全年,公司预计实现营收 44.91 亿元,同比增长 2.58%,净利润更是降至 4.32 亿元,同比下滑幅度高达 61.52%。从这些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卓胜微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愈发严重,业绩滑坡的态势十分明显。
这样的业绩表现,无疑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净利润的大幅下降,不仅影响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金储备,还可能导致公司在研发投入、市场拓展等方面的资源减少,进而影响公司的长期发展。对于市场而言,卓胜微作为行业龙头,其业绩下滑也引发了市场对整个射频芯片行业的担忧,使得投资者对该行业的信心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
股价大幅下跌
与业绩下滑相伴而来的,是卓胜微股价的雪崩式下跌。曾经,其股价最高攀升至 544 元,市值一度逼近 1800 亿,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但如今,股价却一路狂泻,截至 2025 年 3 月 28 日收盘,股价仅为 81.06 元,市值也大幅缩水至 440 亿元左右。与巅峰时期相比,股价跌幅超过 80%,市值蒸发了超过 1300 亿。这样的跌幅,在同行业中也是极为罕见的,与其他半导体公司相比,卓胜微的股价表现明显逊色,凸显出其在市场中的困境。
股价的大幅下跌,对投资者信心造成了沉重打击。许多曾经看好卓胜微的投资者,如今纷纷遭受重创,资产大幅缩水。这也使得市场对卓胜微的未来发展前景产生了诸多质疑,公司的形象和声誉也受到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资本市场中,股价往往是公司价值的直观体现,卓胜微股价的暴跌,无疑让外界对其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担忧。
跌落原因深度探究
行业环境恶化
全球半导体行业正处于寒冬之中,这是卓胜微面临困境的大背景。过去两年,砍单、裁员、减产、倒闭等负面消息在半导体行业中不断涌现 。尽管 2024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在经历周期性下滑后逐渐迎来复苏,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5880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1%,但行业竞争依然异常激烈。
智能手机市场需求疲软,对卓胜微的冲击尤为直接。作为卓胜微的主要下游应用领域,智能手机行业的兴衰与卓胜微的业绩息息相关。近年来,智能手机市场逐渐趋于饱和,消费者对手机的更新换代速度放缓。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 11% 至 12 亿部以下,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或仅约 2.55 亿部,同比下降 19%,成为近十年最差年份 。尽管 2024 年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所反弹,达到 12.4 亿部,但市场竞争依然激烈,手机厂商对成本的控制更加严格,这使得卓胜微在产品定价和市场份额争夺上面临巨大压力。
国际巨头的垄断和专利封锁,也限制了卓胜微的发展空间。在射频芯片领域,美系和日系厂商占据着主导地位。美国的思佳讯(Skyworks)、博通(Broadcom)、威讯联合半导体(Qorvo)、高通(Qualcomm)和日本的村田(Murata)五家厂商的产品在 2021 年和 2022 年占据了超过 80% 的市场份额 。这些国际巨头凭借着先发优势和强大的技术实力,不仅在高端市场占据主导,还通过专利封锁等手段,限制国内企业的发展。国内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面临重重困难,难以与国际巨头展开公平竞争。
自身经营问题
对手机市场趋势判断失误,导致卓胜微存货积压、成本上升和毛利率下滑。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时期,卓胜微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大量采购原材料,扩大生产规模。然而,随着手机市场需求的突然下滑,公司的产品销售受阻,存货大量积压。2022 年,公司存货价值高达 18.24 亿,同比增长 24% 。存货积压不仅占用了大量资金,还导致公司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进一步增加了成本。同时,为了消化库存,公司不得不降低产品价格,这使得毛利率大幅下滑,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各条产线毛利率都在下滑,其中射频分离器从 2021 年的 55.52% 下滑到 53.51%,射频模组从 64.45% 下滑到 51.21%。
主营业务单一、产品结构不合理,也给卓胜微带来了较大风险。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集中在射频开关和射频低噪声放大器等产品上,对手机市场的依赖度过高。一旦手机市场出现波动,公司的业绩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而且,在射频前端芯片中,滤波器和功率放大器才是价值量最大的两块,但卓胜微在这方面的进展缓慢,产品结构不够多元化,难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也限制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虽然卓胜微一直重视研发投入,每年将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投入到研发领域,但在研发成果转化方面,却面临着困境。公司在新产品量产方面速度较慢,技术突破难度较大。滤波器是射频领域最大的一块蛋糕,卓胜微也早就在这个领域进行研发投入,上市之后首次定增的 30 亿中,有 14.1 亿元投向高端射频滤波器芯片及模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然而,相关产品的量产进度却不尽如人意,导致公司在市场竞争中错失了一些机会。在技术快速迭代的半导体行业,不能及时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就难以在市场中立足。
未来能否逆袭?
积极因素
尽管当前面临困境,但卓胜微并非毫无机会。从行业环境来看,智能手机市场的去库存进展顺利,需求逐渐回暖。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反弹,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随着市场需求的恢复,卓胜微的产品销量有望得到提升,为业绩增长提供支撑。
在自身发展方面,卓胜微也在积极布局,努力寻求突破。公司在新产品研发和量产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其射频模组产品 L-PAMiD 正处于研发阶段,高性能滤波器已具备量产能力并已推出双工器和四工器产品 。MMMB PA 模组产品也已向客户送样推广。此外,公司在 WiFi 相关产品上也有进展,已有满足 WiFi5/6 标准的模组产品量产出货,并已推出满足 WiFi6E 标准的模组产品,正在研发满足 WiFi7 标准的产品。这些新产品的推出,将有助于丰富公司的产品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
面临挑战
然而,卓胜微要想实现逆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行业竞争的加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射频芯片领域,不仅有国际巨头的强大竞争压力,国内也涌现出了众多竞争对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价格战频繁爆发,这使得卓胜微的市场份额和产品价格受到双重挤压。
技术短板依然存在。尽管卓胜微在某些领域取得了进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在射频前端芯片中,滤波器和功率放大器的技术门槛较高,卓胜微在这方面的技术突破难度较大,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的研发资源。而且,在技术快速迭代的半导体行业,保持技术领先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卓胜微需要不断加快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步伐,以跟上行业发展的节奏。
如何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也是卓胜微需要面对的难题。在市场竞争中,一旦失去的市场份额,要重新夺回并非易事。卓胜微需要在产品性能、价格、服务等方面全面提升,同时加强市场拓展和客户关系维护,才有可能逐步恢复市场份额。
总结与展望
曾经的 1800 亿芯片龙头卓胜微,如今跌落神坛,业绩下滑、股价暴跌,其背后是行业环境的恶化和自身经营的问题。但我们也看到,卓胜微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在积极布局,努力寻求突破的机会。未来,卓胜微能否逆袭,重回巅峰,让我们拭目以待。如果你对卓胜微的未来发展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