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权益礼包,开户即送

速途网3月28日消息(报道:王佩)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新能源化与智能化趋势日益明显,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远程”)正凭借其创新技术和前瞻布局,成为商用车领域的佼佼者。今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期间,吉利远程接受了速途网在内的多家媒体专访,深入探讨了无人配送车领域、醇氢电动技术路线、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以及全球化布局等热点话题。

图:吉利远程CEO范现军

无人配送车领域:智能化趋势明显

面对无人配送车领域的兴起,范现军表示,无人配送车的出现取决于整个行业场景的需求。

目前,从企业端、产品端到无人驾驶技术,智能驾驶技术已完全具备了产业化的技术条件。包括邮政、中通、菜鸟等公司,在应用场景上都有无人配送的需求。现在无人配送车的场景从总仓到分包仓一直到市场工况满足上,是具备了产业化运行的条件。

而吉利远程也正积极参与无人配送车企业的合作生产与设计开发,在范现军看来,技术层面没有问题,国家法规政策和相关标准的完善则是推动无人配送车产业化的关键。

甲醇能源在中国资源禀赋最好

在谈及吉利远程商用车醇氢电动技术路线时,范现军表示,新能源化前面这些年的推广,从纯电动、氢燃料一直到混动,到现在吉利远程主导的醇氢电动的路线,其他企业也逐渐在进入醇氢的行业,其实这是一个必然,因为这个能源形势的转换从几个层面:

一是从国家层面,能源的角度,中国的能源现状我认为甲醇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能源形势。

二是从物流行业本身,随着物流行业的规模化或者集约化运行趋势,未来对车辆、智能化以及技术路线的需求,都要从成本的维度去做思考。

而醇氢电动则有几个优势:从能源上,我们中国的甲醇能源是能够自给自足,有资源禀赋的,也有自主定价权的,因为中国甲醇60%的产能和应用都在中国,资源禀赋最好。

从甲醇能源形式上,醇氢电动技术路线从工况上来说,不管是短途还是长途的,不管是高温的还是高寒的,平原还是山区,所有的工况都能满足,续航可以超过1500公里,能够解决各种气候适应性。

并且燃料特性里面有一个氧原子,可以在高原地区能够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

而用户最关注的成本,综合成本来说,甲醇的成本是最低的,且中国的甲醇价格是比较平稳的,我们是自给自足的。

从整个算下来,这几种能源形势甲醇经济性最好,能给用户带来最高收益,同时也能够对物流行业新能源的满足是最好的,现在纯电的续航制约了长途,制约了冬季,氢能源高成本制约了规模化应用,但醇氢电动技术路线恰恰是对这些技术路线的有效的新能源技术路线的补充。

图:高温测试

范现军透露,吉利本身围绕着醇氢,在做三位一体的生态建设,从制备环节,做了一些源头的参与,从整个源头的醇源上能够有一个保证。从加注体系上,和中石化、中石油,包括一些地方的加油站进行合作,目前实际落成了600座站。

规划到2027年底建设4000座站,按照重卡跑到1500,轻卡跑到1100,只要在1100之内两个站是能连在一块的,就能够覆盖车辆的运营区域,满足车辆的运行。

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加速提升,醇氢电动技术成关键

而在谈及“2024年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已经50%,但是商用车新能源中汽协数据只有17%,不到20%”这个问题时,范现军表示,乘用车大家关注驾驶的舒适感,驾驶个人的满足,商用车本质上它还是用户的生产工具,最终还是要算成本。

尽管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与乘用车相比仍有差距,但范现军认为,随着新能源化具有经济性的综合成本优势的新能源化技术路线的产业化,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将加速提升。

醇氢电动技术路线不仅解决了短途城市配送的场景需求,更重要的是解决了长途和全工况的满足问题。

全球化布局:属地化运营,技术生态综合解决方案输出

对于商用车在全球化布局和推进情况,范现军表示,国际化不光是商用车,乘用车行业在这一波的新能源化过程中,毫无疑问中国已经走在国际前列。

为什么呢?

原来和欧美从汽车技术本身来说,我们原来差距最大的就是物理架构,但是这一波新能源化,不管是三电系统、动力系统、软件,特别是在三电动力架构和电子电气架构上,已经走在全球前列。

所以,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产品的国际化是必然的。

远程在践行的过程中,也对全球做了一个分析,核心规划了“5+6”,11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中东、南美和东南亚,这些国家是我们核心要做国际化引领的区域。

“我们的整个业务模式就是要属地化,不但要把整车出去,更重要的是把技术、生态,把整个产品的综合解决方案输出出去。”范现军如是说。

未来,吉利远程将继续围绕纯电和醇氢两条技术路线,深化产品创新与生态建设,推动商用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将中国的新能源商用车技术和经验分享给全球用户。


想炒股,先开户!选东方财富证券,行情交易一个APP搞定>>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