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范量化交易、维护市场公平的建议函
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针对开源证券西安西大街营业部等量化机构对市场生态的冲击,结合《证券法》修订方向及国际监管经验,现提出以下改革建议,恳请审议:
一、构建穿透式监管框架,遏制技术霸权
1. 明确高频交易认定标准
将单账户每秒申报/撤单超300笔或单日超2万笔的交易列为高频交易,要求此类机构提交服务器物理位置、核心算法逻辑及应急熔断机制等数据,并实施穿透式账户关联性审查(如开源证券西大街关联的1377个账户需合并监控)。
2. 强化策略备案与同质化审查
要求量化机构向交易所报备舆情监控关键词库、封单机器人触发阈值(如买一挂单量<5000手时启动撤单)等核心参数。对策略相似度超70%的机构实施交易额度限制,防止策略趋同引发踩踏(如核电板块单日10余只量化首板后集体闪崩)。
二、技术优势限制与公平性补偿
1. 取消VIP通道特权
统一券商订单传输速度,将交易所系统处理粒度压缩至50毫秒以内,消除机构与散户0.3秒级速度差。对使用卫星通讯、机房托管等特殊设施的机构征收基础设施调节税。
2. 实施订单停留与撤单惩罚机制
要求所有报单在交易所停留≥500毫秒方可撤单,防止“万手封单秒撤”操纵(如西大街在南方精工开盘挂单1.2亿元后0.01秒撤单)。对撤单率超50%的账户按撤单金额0.05%征收惩罚性费用。
三、市场参与主体权益再平衡
1. 开放公共数据接口与工具
由交易所开发基础版舆情监控系统,向散户免费开放政策关键词库、主力资金热力图等数据接口,缩小信息处理能力差距。建立量化策略模拟器,允许散户测试反制策略。
2. 差异化税收与流动性补偿
对单账户日换手率超300%的部分征收0.1%高频交易税,并将税收注入“散户保护基金”。当检测到“首板-顶一字-闪崩”操作痕迹时,基金入场承接抛压(如3月26日核电板块量化砸盘事件)。
四、风险防控机制升级
1. 动态熔断与流动性缓冲
当某席位单日买入首板股数量超市场总量20%,或板块内量化资金占比超40%时,自动触发该席位次日买入额度减半限制。在关键点位(如指数整数关口)设置5分钟冷静期,期间禁止高频指令。
2. 禁止跨市场套利传导
对北向资金实施与境内机构相同的监管标准,限制其通过港股通进行A股量化策略套利。建立跨境联合审查机制,追踪西大街关联的离岸对冲基金路径。
五、国际经验本土化改造
1. 引入“断路器”与最小报价单位
参考美国“闪电崩盘”应对方案,当个股30秒内波动超5%时暂停高频交易15分钟。将科创板最小报价单位从0.01元提升至0.05元,降低算法订单簿探测收益。
2. 学习欧盟高频交易监管
实施金融交易税(FTT),对持仓周期<5分钟的订单征收0.02%税费。建立做市商义务绑定制度,要求头部量化机构在市场急跌时提供最低买盘挂单量。
执行保障建议
1. 成立跨部门算法审查委员会,成员包含交易所技术专家、高校量化研究团队及投资者代表;
2. 升级监管科技系统至微秒级精度,构建量化策略特征指纹库;
3. 设立量化违规行为有奖举报制度,举报查实后可获违规金额10%奖励。
此建议基于市场参与者共同诉求,望贵会推动制度重构,还市场以健康生态。
建议人: 普通投资者代表
日期: 2025年3月30日
数据支持
• 开源证券西大街近三个月上榜919次,单作15-20只首板股,垄断低位板市场
• 量化资金在15亿元以下小微盘股交易占比近40%,加剧流动性虹吸
• 高频交易撤单率超80%,日均消耗系统资源为普通投资者300倍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