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消息,2025年春,全球航空货运市场正面临一个微妙的十字路口。需求疲软的阴霾笼罩着行业,电商市场的低迷让货运与货运纷纷调整预期,而供应链混乱与新机交付延迟则进一步加剧了该行业的战略困境。
需求疲软:电商低迷与关税阴云的双重夹击
具体来说,航空货运市场的需求疲软并非突发事件,而是封锁性加剧的结果。根据Dimerco的最新观察,2025年第一季度末,由于电商需求已导致海关取消大量前往美国的包机和舱位协议(BSA)。这并非孤立现象,而是全球电商市场增长的缩影。2024年以来,消费者支出趋向于温和,贸易紧张局势与政策的不确定性,托运人普遍选择观望而非积极备货。

Dimerco全球销售与市场副总裁Kathy刘一针见血地指出:“许多托运人自1月起就推迟发货,特朗普等待政府关税政策的明朗。随着第一季度末的报表,积压货物集中释放,短暂推高了即期运价,但市场旋即归于平静。”数据显示,3月第二周货量虽有所回升,但与2024年同期比较有限,且主要集中于中国的主要出口关口,未能引发明显的运力搜寻。这波短暂的货量反弹仅持续持续,难以掩盖市场整体疲软的趋势。
展望第二季度,Dimerco预测市场低迷将持续至6月,除非电商需求突然复苏或新关税政策落地。然而,当前的经济环境与地缘政治形势并不支持预期乐观。美国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欧洲市场的疲软以及亚洲内需部分供应链的重组,都在消耗航空货运的传统引擎。更值得警惕的是,托运人正从长期合同转向短期协议,以规避贸易政策风险。这不仅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也让税务定价与运力规划上面临更大的挑战。
与此同时,Ceva Logistics却逆势推出了从无锡到芝加哥的新跨太平洋包机服务,每周三班,由阿特拉斯航空运营的747F执飞。一条航线武装无锡机场与长三角经济区,似乎试图抓住中国出口的最后一枪红利。然而,在需求疲软与运力短缺的背景下,这一物资是孤注一掷的冒险,并非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市场是否能消化新增运力,尚需时间检验。

运力服从论:过剩与未知的诡异共存
事实上,据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了解,航空运输货运市场的另一个核心矛盾来自力的双重困境:一方面,电商需求低迷导致现有运力过剩;另一方面,旧机队退出与新机交付又迟缓让优质运力变得无比。这种趋论正在消耗行业的竞争格局。
Dimerco指出,由于中国境外的生产转移与东南亚供应链的崛起,亚洲内部市场依然强劲,原材料与解决零部件的运输需求支撑着区域内航线。然而,跨太平洋东向航线的需求仅在3月第二周即将回升,并迅速增加安全,未能形成持续动能。因此卫生部开始重新分配运力,东南亚无法与跨大西洋航线新的焦点。这种调整虽然能缓解部分压力,但根本上从上运力过剩与需求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WorldACD的数据则带来一丝乐观:3月第三周,全球运价回升4%,即期运价上涨5%,合同运价上涨3%。从亚太地区到美国的货量也有所增长,韩国(+13%)、越南(+6%)、香港(+5%)和中国(+2%)均录得周环比量然而,这一增长更多的是季度末的惯性冲刺,而非市场复苏的信号。暗示的是,香港至美国的即期运价下跌9%,而中国台湾(+16%)、马来西亚(+13%)和越南(+10%)的运价却显着上涨,这是区域内运力与需求的复杂博弈。
同时,旧机队的早期危机即将逼近。据麦肯锡提示,全球总计的货机已超过30年吸引年限,到2030年,另外17%的货机也将消耗约行列。然而,新机的交付速度远远跟不上稍后节奏。空客A350F推迟至2027年下半年首飞,波音777-8F预计2028年交付,且生产量化让交付时间表充满变数。餐饮客机或许是一条出路,但777餐饮项目尚未获批,餐饮外包也难以大幅增加。政府强制依赖旧机队成本,这不仅推高了维护,也浪费了燃油效率与市场竞争。

制造商困局:波音与空客的交付泥潭
航空货运市场的长期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商的交付能力。然而,波音与空客的货机项目正深陷泥潭。波音因供应链混乱与生产瓶颈,每月仅能交付3架777货机,而升级版777-8F的50余余架订单要到2028年才能兑现。空客的A350F虽然已收获63架订单,但首飞推迟至2027年,且每月10架的生产目标要到2029年才能实现。这种交付延迟让财政部的新机计划遥遥无期。
一位资深货运航空高管警告:“如果航空货运公司不订购新机,后果将不堪设想。”然而,在需求疲软和资金压力下,边境对新机的投资意愿普遍较低。即使有订单,纵向的等待时间也让短期运力缺口无解。更多讨论是的,货机市场的冷淡恐慌源于过去十年的投资短缺。墨西哥马斯航空货运公司高管罗伯特·范德韦格一语中的:“从2009年金融危机到新冠疫情,波音和空客因订单短缺未投资货机,这凸显了迄今为止的笼罩市场。”
今年,全球机队将只有“少量”宽体货机加入。尽管过去几年大肆宣传,但制造商承诺的闪亮新机型将不会面世。空客的 A350F 比计划晚了一年,预计首批交付时间为 2027年下半年。该机型已经有 63 架订单,因此新订单的等待时间会更长。目前,空客每月有6架 A350 客机订单,预计到2029 年将增加到12架。你可以算一下,即使每月有10 架货机,也要到 2029 年才能交付任何新订单。

波音的升级版 777-8 货机目前已获得 50 多架订单,卡塔尔航空是首家订购该货机的客户,共订购了 34架。目前预计首架货机将于 2028年交付,但由于波音目前每月生产三架 777 货机,因此交付速度可能会比较慢。
当然,你可以改装一架客机--但 777 改装项目均尚未获得认证,而一旦获得认证,改装位置可能会很快填满。
这将使航空公司不得不依赖更老、更昂贵的飞机。据麦肯锡称,三分之一的货机已经到了退休年龄--30 岁或更久。到 2030 年,另外 17%的货机将加入老龄飞机的行列,准备退役。而新飞机的交付速度将跟不上飞机退役的速度。
联邦快递的样本:老兵的生存之道
在本次困局中,联邦快递的战略调整主要针对老旧MD-11F机队(平均机龄31.5年)的前压力,该公司选择延长部分飞机的捕捞期限至2032财年底,以确保网络首席财务官约翰·迪特里希坦言:“我们将飞机资本支出限制在2026年后的10亿美元以内,同时订购8架新777F和2架二手货机,分阶段投入使用。”
迪特里希的决策并非盲目乐观,而是基于对国际货运市场的精准研判。他曾执掌阿特拉斯航空,主导了最后四架747F的采购,堪称该公司最明智的财务决策之一。如今在联邦快递,他同样的目光锁定了最后一批777F的订单生产,凸显“以吸引力的价格”采购。这种策略不仅利用了制造商的折扣红利,也为公司争取了时间窗口,预见未来的需求波动。
然而,联邦快递的杠杆并不完美。MD-11的低残值虽具备其灵活性,但老旧机队的高维护成本与低燃油效率仍是硬伤。相比之下,其直接竞争对手UPS与DHL的机队平均机龄分别为22年和21.7年,而联邦快递为17.7年,尚具一定优势。但若无法加速向机队的转型,这种优势难以持久。
在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看来,航空货运的未来并非一片迷雾,但走向复苏的道路注定崎岖。唯有以战略眼光审视时度势,方能在危机中觅得生机。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