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全球资本“虹吸效应”凸显,A股成确定性避风港

2025年全球资本格局正经历深度重构,国际资本正从“区域分散”加速向“核心集中”转移。随着东南亚市场受美联储政策常态化、产业竞争力分化等压力拖累,MSCI东盟指数自2024年高点累计跌幅超10%,印尼等国今年以来外资撤离规模近18亿美元,连续六个月遭遇净流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美俄三大经济体通过能源、科技、贸易领域的战略沟通,为全球经济注入稳定性,吸引资金向政策确定性强、增长韧性足的大型市场聚集。数据显示,A股市场近期外资净流入持续扩大,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屡破百亿,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比例正快速提升。

这一“虹吸效应”背后,是全球投资者对A股市场“安全垫”与“成长空间”的双重认可。相较于估值高企的欧美市场和波动加剧的新兴市场,A股当前整体估值处于历史10年中枢水平,与固收类资产相比性价比优势显著,成为全球资本“避险+增值”的首选地。

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市场底与政策底深度共振

2025年宏观政策正以“超预期力度”筑牢经济与市场双重底。财政政策方面,财政部明确将延续积极基调,2024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突破28万亿元,2025年赤字率拟提升至4%,政府债券规模进一步扩大,重点支持基建投资、新质生产力建设及民生保障,直接为实体经济输送“强心剂”。货币政策同步宽松,央行3月25日开展45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净投放630亿元,为2024年7月以来首次净投放,通过市场化定价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可持续性增强。

更关键的是,资本市场改革迎来“顶层设计”级利好: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稳住股市”写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证监会同步启动新一轮投融资综合改革,明确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优化发行并购制度,直指市场增量资金不足与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政策组合拳不仅夯实了市场底部,更通过“稳预期、增信心、扩空间”,为A股行情启动搭建了坚实制度框架。

市场情绪触底回暖,资金轮动与估值修复开启双击行情

当前A股市场正呈现“情绪修复+结构优化”的积极信号。从资金面看,杠杆资金与公募基金仓位快速提升,融资买入额占比升至历史高位,反映场内资金风险偏好显著回升;外资更是用“真金白银”投票,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投行纷纷上调A股目标价,高盛明确给出“买入中国股票十大理由”,认为MSCI中国与沪深300指数未来12个月上涨空间达14%-15%。

板块轮动特征显示,资金正从高位题材向低位价值与政策受益领域迁移:TMT、新能源等景气赛道在情绪释放后迎来资金回流,金融、消费等低估值板块因业绩确定性强获持续增持,形成“高低切换、内外共振”的良性格局。中国人保副总裁才智伟指出,当前A股宏观经济长期向好、政策托底效应显著、估值处于合理区间、科技创新红利待释放,四大积极因素形成“戴维斯双击”基础,市场向上动能已蓄势待发。

历史性机遇面前,投资者需紧握三大主线

当前A股已不是简单的“反弹”,而是在全球资本再配置、政策红利集中释放、市场情绪反转共振下的趋势性行情启动。短期来看,沪指3300点附近形成强支撑,深V反转形态确认底部夯实;中期看,随着财政货币宽松效应传导、上市公司盈利修复,指数中枢将迎来阶梯式上移;长期看,新质生产力(AI、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与改革红利(国企重估、资本市场制度完善)将催生持续数年的结构性牛市。

绝佳买点已现,投资者可重点布局三大方向

政策受益主线:新基建(5G、数据中心)、新能源装备、消费复苏龙头;

估值修复标的:低PB银行、高股息公用事业、业绩确定性强的大消费板块;

科技创新赛道:具身智能、6G、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核心标的。

结语:行情一触即发,此刻就是最好的布局窗口

历史经验表明,当政策底、估值底、情绪底三线合一,往往意味着市场反转的“奇点”到来。当前A股正处于这样的黄金窗口期——国际资本加速流入、政策利好密集落地、市场情绪从悲观转向乐观。无论是短线博弈还是中长期配置,此刻都是不可多得的“上车时机”。

别再犹豫,行情启动就在眼前!抓住这轮由全球资本重构、政策红利、科技革命共同驱动的超级行情,让我们一起见证A股迈向新高度!

想炒股,先开户!选东方财富证券,行情交易一个APP搞定>>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