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赛力斯(SH601127)$ $小米集团-W(HK|01810)$ $比亚迪(SZ002594)$

大家好,我是问界守峰人云飞扬,长期陪伴赛宝共成长,十年磨一剑,铸就问界汽车世界级豪华品牌!投资是一场修行,坚持长期主义,陪伴伟大企业共同成长,这是我投资赛力斯的第650天,距离十年五倍二千万收益目标还差354%,今天分享下投资赛力斯汽车感悟第十七篇(每日连更20250331,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老规矩点赞评论破百持续更尽早更)。

第十七篇:聊聊雷军为什么造车,汽车工业的风在往哪里吹

前文提到,雷军说要让小米汽车成为全球前五大最受欢迎的汽车品牌,为用户提供“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产品和服务。雷军为何选择这个时候参与造车呢,我们今天稍微展开来聊聊,顺便看看世界汽车工业的风在往什么方向吹

我们打开从世界汽车工业格局来看,从燃油车市场竞争来看,老的传统汽车工业强国分别是美国(福特雪佛兰)、德国(BBA大众)、日本(丰田、本田)、韩国(起亚现代);从新能源市场竞争来看,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对手只剩下两个国家,中国(比亚迪、蔚小理、小米、鸿蒙系)和美国(特斯拉)

上周五我看到这么一篇新闻,特朗普对未在美国制造的汽车征收25%的关税,很多朋友并不关心,认为我们的汽车又不卖到美国,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对这个事情特别感兴趣,因为这牵涉到世界汽车工业的版图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目前没有哪家汽车厂家净利润可以超过25%,这个关税无异于在宣告在美国销售的汽车品牌直接死亡(造厂没那么快)。

那么我们在展开全球市场来看看,24年全球汽车销量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是:

中国:销量2358万辆(新能源销售1077万辆,渗透率45.7%)

美国:销量1644万辆(新能源销售158万辆,渗透率9.6%)

印度:销量508万辆(新能源销售1万辆,渗透率0.2%)

日本:销量441万辆(新能源销售12万辆,渗透率2.8%)

德国:销量313万辆(新能源销售57万辆,渗透率18.2%)

首先我们来看下24年全世界汽车销量最高的五个国家,中国和美国市场最大。中国的市场都知道,新能源车型快速渗透,老汽车工业巨头日系、德系、韩系、美系的燃油车市场崩大量下滑,直接把BBA/大众丰田本田等汽车利润干没了;

其次再来看看美国市场,我们也来看下24年美国市场销量数据:

1. 丰田:销量为198万辆,位居第一(日系)。

2. 福特:销量达196万辆,位居第二(美系)。

3. 雪佛兰:销量为173万辆,排名第三(美系)。

4. 本田:销量是129万辆,位列第四(日系)。

5. 日产:销量为86万辆,排名第五(日系)。

6. 现代:销量在80万辆左右(韩系)。

7. 起亚:销量在80万辆左右(韩系)。

8. 斯巴鲁:销量为66万辆(日系),位居第八。

9. 特斯拉:销量62万辆(美系)。

豪华品牌方面,奔驰(德系)销量为37万辆;宝马(德系)销量为37万辆;雷克萨斯(日系)销量为34万辆;奥迪(德系)销量为19万辆;凯迪拉克(美系)销量为16万辆。

特朗普这么一搞,受益最大的就是美国汽车,福特、雪佛兰、特斯拉品牌,至于原来那些日韩德国盟友,不好意思,我就是趁你病要你命,你指望我雪中送炭,我偏喜欢再泼一盆冰水送你进ICU。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国家市场。第一是印度,印度是个神奇的国家,贸易保护主义严重,汽车关税高达70%起,所以销量排名前列的都国产汽车(马鲁蒂、塔塔、马恒达),在国外市场表现一般;第二是日本,主要是销售日本汽车品牌丰田本田日产铃木为主,第三是德国,主要是大众和奔驰宝马汽车为主。这三个国家的汽车产业格局,未来两三年内应该也看不到特别大的变化,总结一句话就是保护国产汽车,保持市场稳定。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586万,同比增长19%,第二大汽车国家日本出口量下降5%,为421万辆,中国汽车品牌已经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汽车的十大出口国家分别是、俄罗斯、墨西哥、阿联酋、沙特、比利时、巴西、英国、菲律宾、土耳其,这些国家原来都是物美价廉的日韩系为主,先不说新能源汽车,现在中国燃油车的成本更低,车子更大,智能化程度更高,如按正常市场竞争,这些市场过不了几年都将是中国汽车的天下。

我们在回过头来聊聊小米汽车,雷军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介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呢?

首先是他看到了汽车产业的未来,传统燃油车终将没落,正如手机行业一样,诺基亚再辉煌也终成了过去式,而新能源汽车只有中美做成功了,先分析美国,美国为什么特斯拉能成功,又是因为其在中国设厂把成本降下来才拯救了特斯拉,说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成熟了,这个时候造新能源汽车,客户无需教育,造车成本最低,承担风险最小。

其次是细分赛道选的准,选择了20万-30万这个区间介入,三方面考虑,一是有特斯拉作为参照样本,这个区间的电车客户群体庞大,只要造出的车可以跟特斯拉一战,就必然有其一口饭吃;二是20万以下低端层面已经被比亚迪垄断了市场,再进去打价格战没意义;三是30万以上的高端市场很难做,品牌树立需要时间,按照雷总的性格是不会轻易做冒险的事情。

最后是汽车工业形态发生了大变化,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已经完成了三电能力赶超世界的上半场,下半场汽车电子化、智能化、自驾赛道已经开启,雷军是手机产业起家,电子化对其来说非常擅长,智能和智驾只要紧紧跟上队伍,等产业链一成熟,可能前面跑不过头部玩家,我可以慢一点,但再慢我打打日韩欧等这些对手还是砍瓜切菜一样。

雷军说他到了40岁以后才明白,努力比选择更重要,为此还专门出了本书,叫顺势而为,说找对风口,猪也能飞起来。各位朋友,雷军造年轻人喜欢的车SU7已经成功了,在20-30万这个价格区间大杀四方,如后续推出的YU7仍能战胜特斯拉,那将来小米就是这个价位段中产阶级的第一选择。那么问界在30万以上豪车这个赛道成功的几率有多少呢,欢迎朋友们来评论区里议议



恭喜解锁12个月手机L2专属领取资格,立即领取>>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