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机器人行业发展迎来关键加速期,人形机器人也逐步迈向产业化的新阶段,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全球多家企业开始加码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据海外知名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官方信息显示,未来四年内,Figure计划将产能扩展至每年10万台,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据高盛预计,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
近日,领益智造(002600)披露了2024年年报。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2.11亿元,同比增长29.56%。其中,AI终端硬件相关业务实现收入约407.31亿元,同比增长32.75%,且公司在多个AI终端硬件业务的重点项目上取得了显著进展,涵盖折叠屏、XR智能穿戴、VC散热、服务器散热、机器人等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领益智造在《致股东信》中重点表示,公司在2025年将全面发力机器人、AI眼镜、折叠屏、服务器等第N增长曲线,并称之为“人-眼-折-服”,公司正加速布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
公开资料显示,领益智造自2009年开始在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研发领域实现了技术积累,历经多年技术沉淀,在机器人设计制造和应用等方面拥有核心技术能力,同时具备自动化方案设计等系统集成服务能力。2024年12月,子公司领鹏智能获得特种机器人产业链“揭榜”优胜单位。
领益智造拥有伺服电机、减速器、驱动器、运动控制器等人形机器人执行层的核心技术,在结构件方面,可提供模切结构件、金属结构件、注塑结构件、软包结构件等。目前,公司已为人形机器人客户提供头部总成、灵巧手总成、四肢总成、高功率充电和散热解决方案等核心硬件,在联合开发和整机组装有成熟经验。
据统计,领益智造旗下全资子公司深圳市领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技术研发与创新领域共累积了400多项专利,并实现产品化形成了5个系列10款机器人,内含6个型号的自研减速器,和2个系列6款自研控制器。
客户资源方面,领益智造与众多机器人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客户包括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2023年5月,领鹏智能与Hanson Robotics Limited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就人形机器人的设计优化升级、量产测试等方面展开合作;2023年12月12日,公司子公司东莞领杰金属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4年6月28日,东莞领杰与智元签订ODM合作框架协议。
领益智造在技术研发持续投入的基础上,业务布局从零部件供应逐步向总成组装延伸,致力于形成“关键零部件+模组+整机”的一体化布局,目标成为机器人本体总成制造商。与此同时,公司正通过内部工厂验证人形机器人在柔性化生产中的应用;持续开发减速器、控制器等核心部件,解决机器人在执行任务时的精准、效率和可靠性等痛点问题。
为响应国家“智能制造2025”战略,推动人形机器人业务快速发展,领益智造立足自身技术优势,启动“双百计划”, 即内部应用100台机器人、培养100名博士级技术人才。旨在通过人才补齐和技术创新,推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及关节模组的规模化生产,将机器人业务打造成公司第N成长曲线,同时提高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实现降本增效,助力产业升级。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