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友精采发言“蓝帆一盘好棋结果是实控人腰包满满......公司负债累累……小股东欲哭无泪…..”
资本市场的棋局,往往是一场精密计算的博弈。有人笑到最后,有人却在残局中欲哭无泪。蓝帆的这几年,像是一盘精心布局的棋,实控人落子无悔,腰包渐满,而公司负债高筑,小股东则成了棋盘上被遗忘的棋子。
从扩张到债务,蓝帆医疗的故事并不复杂。几年前,公司豪赌式并购心脏支架业务,试图在医疗赛道上弯道超车。表面上看,这是一场“高瞻远瞩”的资本运作:心脏支架市场潜力巨大,政策红利触手可及,实控人通过减持、质押等手段提前落袋为安,账面浮盈数十亿。然而,棋局的另一面却暗藏危机。心脏支架集采政策早该知道,并购带来的巨额商誉、高企的财务杠杆,让公司业绩瞬间崩塌,商誉减值吞噬利润,小股东的财富化为泡影。
更令人心寒的是,这场棋局的代价,最终由谁来承担?实控人的股份大部分早已抽身,而公司却背负着沉重的债务,小股东则成了接盘侠。那些在高位投资者,看着股价一跌再跌,账户里的数字变成绝望。他们不是没有抗争,但资本市场的规则冷酷无情:大股东减持合法合规,债务危机被包装成“行业周期”,小股东的声音微弱而无力。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市场规律,风险自担。但当规则被资本老李头玩弄于股掌之间,当C级信披成为的工具,当普通投资者的血汗被收割殆尽时,我们是否该反思:这场棋局的公平性何在?当实控人笑纳红利,公司却负债累累,小股东欲哭无泪时,谁来为这场资本游戏的代价买单?
棋局未了,只有疯流六五不相信收购骗局,但输家早已注定。或许,只有当规则更加透明,监管更加有力,资本市场的天平才能不再向少数人倾斜。否则,蓝帆医疗的故事,只会是下一个收购骗局的前奏。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