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城南项目曾卖掉约4000套“公寓”,按理说,应该赚得盆满钵满,更有资金实力反哺项目的商业部分。现实却是,商业部分已进入闲置状态,曾经宣布的多个进驻品牌全部告吹。如今,项目商业部分寻求被接盘。如交易成功,商业部分既避免了大量资金投入,还将收到一笔较大的回笼资金,成功让“弱点”变“利好”。这个项目叫嘉年华国际社区(嘉年华青年城),控股股东为一家港资企业。


城南5万方商业拟转让
此前因欠债被银行执行
据悉,成都城南某大型商业正在筹划整体转让,转让方式可以是股权转让,也可以是实物资产转让,转让方式可商议。
经氢地产查证,该项目为成都嘉年华国际社区商业部分,整个嘉年华国际社区占地约108亩,其中本次涉及的商业体量约5万方。
商业部分曾被定位为社区型购物中心,但是建成之后因各种原因实际未投入使用,已处于资产闲置状态。
项目南邻新川创新科技园,西北面向府河,同时通过天府大道、红星路南延线,双向连接天府新区和中心城区。
项目开发主体为成都市嘉锦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锦置业)。
工商信息显示,嘉锦置业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约0.71亿元,经营范围主要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值得注意的是,嘉锦置业存在较多的法律诉讼,且多为被告。
以近期氢地产监控信息为例,2025年2月,因与某银行的借款合同纠纷,嘉锦置业被某法院发出“限制消费令”,涉及执行标的约0.48亿元。
再来看企业背景。据查证,嘉锦置业的控股股东为一家港资企业。
猎聘信息则显示,嘉锦置业隶属嘉年华国际控股。其是一家主要从事物业发展及投资业务的港资公司。
不过,受行业下行、市场波动等影响,2020年1月,嘉年华国际被申请清盘呈请;2023年11月,嘉年华国际控股宣布取消上市地位。
嘉锦置业则在2017年6月取得项目一次预售许可之后,进入“公寓”产品的顺销期,此后逐渐在市场失声。


曾卖出约4000套“公寓”
商业部分的转让面临挑战
而从项目“公寓”产品的销售情况来看,嘉锦置业在嘉年华国际控股2020年被申请清盘呈请之前,就已经跑量销售。
彼时,项目通过较大优惠甚至“工抵房优惠”等方式大量出货,避免了后期的集团危机影响。
透明房产网就显示,项目逾4000套办公房源基本销售一空,嘉年华国际控股方面通过这4000套办公房源回笼了大量资金。
然而,项目向市场承诺的商业部分终成一句空话,项目早期宣布拟引入的盒马鲜生、博纳国际影城、麦当劳、屈臣氏、星巴克等品牌,均成镜花水月。
当项目办公房源的销售红利收尽,本该房企投入资金、大力招商的商业部分,嘉年华国际控股方面却希望有一个“接盘侠”来承担一切,并获得嘉年华国际控股方面在此项目商业部分的收益。
设想得很美好。不过,现实也有很骨感的部分。
其一,从城市商业发展的背景来看,大型商业、社区综合商业布局较多,部分区域的商业资产或存在供过于求的情况,甚至可以说商业资产遍地皆是,其资产不具备稀缺性。
其二,从区域竞争对手来看,嘉年华国际社区商业部分面临强大的竞争对手,往天府大道方向,即有远大购物中心A馆&B馆、蓝润置地广场等大型成熟商业,嘉年华国际社区商业部分如何能够脱颖而出,还需要找到自身的独特优势。
其三,大型商业很挑投资方,需要新的投资方具备强大的资金、运营等优势。目前,可以供其选择的资产标的还有很多,例如部分住宅项目的变现速度、溢价率都显著高于一些商业,不一定会将重金投入此类商业资产。
除非,商业部分报价真的很低,而新的投资方又有低廉的融资渠道,可以将相关风险进行转移等。
综上,该商业正在寻求接盘方,这一步的前景虽然仍不明朗,不过,对于项目而言,却不失为新的转折点。所谓不破不立,原持有人因诸多原因失去运营能力之时,只能寻求新的投资方来开拓局面,而区域也期望此类商业能够真正走入现实。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投资有风险,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