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科技投资主线日益凸显。作为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之一,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宇树机器人在春晚的以超强的运动控制能力展示了舞蹈表演,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在年初的宣布,更是为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心剂——计划于2025年生产数千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并在工厂内进行全面测试,获得资本市场的持续关注,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最新份额超5.7亿份,创了历史新高。
从仅能按照预设程序执行简单任务,到如今能够流畅地完成复杂的武术动作,人形机器人的硬件部分已趋于成熟。这意味着,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能力取得显著突破,运动控制不再是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化的障碍。未来,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灵巧手”的设计与更智能的“大脑”开发。人类约60%-70%的精细操作依赖于手部,而人形机器人的灵巧手自由度正不断提高,已能完成如捏取鸡蛋等高精度任务。同时,核心算法作为机器人的“大脑”,也在不断进步,使机器人能够通过语音指令完成分类、收纳等工作,甚至实现协同作业,展现出在多样化场景中的实用价值。
美国知名半导体研究机构SemiAnalysis的最新报告指出,中国正展现出抓住机器人革命历史机遇的独特优势。中国传统制造业正顺利转型为机器人产业的领军者。例如,原本为燃油车生产齿轮的零部件企业,如今已成功将精密加工技术应用于机器人关节减速器的制造,成本仅为日本同类产品的60%;传感器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成功将消费电子领域的MEMS传感器改造成机器人的“触觉神经”,单机成本降低了500元。这些转型实例表明,中国制造业的基因中早已孕育着机器人时代的潜力。
中国自研的关节模组成功将电机成本从1.6万美元压缩至2000元人民币,同时,强大的供应链集群进一步降低了边际成本。这种“极致性价比”策略正迅速赢得市场份额,国际巨头也不得不将中国视为价格的重要参考点。正如摩根士丹利报告所述,“未来家政机器人可能比iPhone还便宜,而这场革命的话语权属于中国”。
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方面,分为机器人本体和核心零部件两大环节,其中机器人本体主要包含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具身智能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核心零部件包含谐波减速器、电子皮肤、机器人关节、灵巧手、执行器等硬件,也包含模型算法等软件。当前大部分单机价值量集中于核心零部件环节,也是我国制造业所擅长的领域。
图: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组成

资料来源:特斯拉
机器人包含众多门类,比如在生活场景中专注某项任务的服务机器人,如扫地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等,也有类似人类形态,可完成大多数人类工作的人形机器人,后者以其广阔的应用空间和替代人类劳动力的潜能获得较高成长预期,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方向。
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仍在量产前夜,对于零部件的定点、技术路线的确定仍有变数,相较于“押注”某家公司,不如考虑一并打包,不错过机会,也有效降低投资难度。
在市场上,机器人主题ETF产品层出不穷,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其中,机器人ETF易方达(代码:159530,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及其联接基金(A类:020972,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联接发起式A;C类:020973,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联接发起式C)等产品跟踪的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机器人核心公司权重较高,人形机器人含量较高、占比达到38%,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占比分别为22%、40%,均衡覆盖了未来可能向人形业务转型的部分工业机器人厂商,可助力投资者便捷布局产业早期发展机遇。
$机器人ETF易方达(SZ159530)$ $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联接发起式A(OTCFUND|020972)$ $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联接发起式C(OTCFUND|020973)$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