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亿枚芯片 156亿元 中芯国际突然宣布 外媒:格芯彻底破防!
2025-04-01 18:42
中芯国际在美方技术封锁下逆势突围,2024年第三季度营收156亿元创纪录,净利润激增56.4%,全球芯片代工排名跃居第三。当8英寸晶圆产能利用率突破90.4%,北京到深圳的四座新厂正用1700亿投资撬动产业变局——从汽车电子到物联网,中国芯片以稳扎稳打的战略选择,在半导体版图上刻下不可逆的崛起轨迹。
芯片行业的成长轨迹,反映了一个国家科技力量的变化。在这个领域的比拼,不光只是企业间的商业竞争了,它已经成为了国家层面的战略对决。
最近,中芯国际公布的一系列数据真是让人惊讶不已。
【中芯崛起】
以前咱们国家的芯片产业老得靠进口,这事儿不光是因为以前留下来的问题,也说明咱们产业发展有欠缺。
当中国着手大力推进芯片行业发展时,美国方面的回应也在预料之内:一连串的限制措施随之而来,想要拦住中国在这个行业的快步前进。
结果证明,外界的压力倒像是个助推器。就拿中芯国际举例,它最新的业绩报告真是让人眼前一亮:2024年第三季度,营收足足有156亿元,净利润比去年这个时候还多了56.4%。这样的涨势,在全球芯片领域里,也是相当厉害的。
得提一句,每个月我们能生产90万片8英寸的晶圆,这产量可真的不少。而且啊,8英寸的晶圆在半导体这行当里,那可是超级重要的角色,汽车里的电子设备、物联网这些,都离不开它。
中国芯片制造能达到这么大的产量,说明技术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挺有意思的是,这种快速发展的势头明显让一些对手没想到。就连美国的格芯也感到了不小的挑战。
【战略得当】
中芯国际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可不是碰运气。在芯片这行当里,并不是说啥时候都得用上最先进的制作工艺。
就像咱们家里常用的电器、车里的电子设备,还有工业上的控制系统这些,其实大多数时候,8英寸的芯片圆片就够用了。中芯国际瞅准了这个市场需求,主要就专心生产8英寸的芯片圆片。
在制造业里,如果产能利用率达到了90.4%,那就说明生产线差不多一直在满功率地忙活着。
这说明市场上需求很大,同时也表明中芯国际的产品质量很好,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
抓住市场机会真是恰到好处。由于美国对中国芯片行业设限,国内好多企业都忙着找新出路。这时候,中芯国际恰到好处地补上了这个空缺,它的反应之快,真是让人佩服。
在争夺最尖端制造工艺的赛场上,虽然投入巨大但回报来得慢,风险也相当大。这么一比,8英寸晶圆这块“宝地”倒成了新的机遇所在。
【走向世界】
中芯国际的快速发展,真可以算是半导体领域的一个大事件。在北京、深圳、上海、天津这四个地方,它投了1700亿元来建厂,这些数字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今年头两个季度,中芯国际的赚钱能力已经超过了联电和格芯,排到了世界第三的位置。而格芯这边呢,第三季度只赚了123.49亿元,还比去年少了6%。这种一个上升一个下降的情况,让人不得不重新看看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布局是怎么变的。
这种转变的意义可大了去了。要知道,格芯可是美国芯片制造领域的佼佼者,多年来始终排在全球第四的宝座上。
如今,中芯国际已经超过了它,而且两者的差距还在渐渐拉大。这种排名上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全球半导体产业实力对比的转移。
以前有人觉得中国芯片行业没法取得大进展,但中芯国际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只要路子对,计划好,取得进步是肯定的。
格芯现在掉到了全球第五的位置,这说明半导体行业正在慢慢发生变化,重新洗牌。
这种变动不仅仅是名次上的你来我往,更像是各行业竞争力的大重组。外国媒体所提到的那些担忧,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西方对这种大变革的不安。
特别要提的是,中芯国际的成功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产生了连锁影响。它不仅让整个产业链都活跃了起来,还给中国的芯片行业立了个好榜样。这样的带头作用,对整个行业的成长都很关键。
往后看,中芯国际可能还会给市场带来不少新惊喜。他们建的四座晶圆厂会慢慢开始工作,而且产量还有望再往上涨一涨。
这种生产能力强劲起来后,就能给以后的市场比拼打下更牢靠的底子。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