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当 “抗癌神药” 沦为收割镰刀:ST 香雪庄家吃相究竟有多难看?

在 A 股市场的众多 “吃人故事” 里,ST 香雪(300147)的庄家堪称 “教科书级” 狠角色。他们披着 “全球唯一抗癌药”“预重整利好” 的华丽外衣,实则干着利益输送、股价操纵、舆论操控的勾当,将无数散户的血汗钱卷入资本游戏的漩涡。这场充满套路的收割戏码,每一幕都写满了对市场规则的践踏。

一、预重整幌子下的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2025 年初,香雪制药因 6600 万元工程欠款被债权人申请预重整,本应是化解债务危机的程序,却成了庄家炒作的 “黄金噱头”。股吧里,“抗癌药临床推进”“国字头资本即将介入” 等言论甚嚣尘上,更有人暗示 “预重整是实控人借司法程序实现散户股权‘零元回购’的套路”。回溯历史,公司实控人王某曾被指通过关联工程公司转移资金,其配偶与工程公司老板同名同姓的巧合,让这场预重整蒙上了利益输送的阴影。当散户憧憬着 “重整重生” 时,庄家早已将 “债务危机” 包装成诱多工具,为后续出货埋下伏笔。

二、舆论操控:股吧成了庄家的 “洗脑车间”

在东方财富、雪球等股吧,一群 “职业唱多者” 全天候活跃:有人声称 “9.67 元抄底坐等第三浪起飞”,有人宣扬 “AI 制药未来现金流超 40 亿美元”,更有甚者对唱空者群起攻之,扣上 “踏空狗” 的帽子。这些言论看似 “散户共识”,实则是庄家雇佣的舆论工具 —— 他们刻意放大 “抗癌药突破性治疗品种” 等利好,却对公司连续多年的资金占用、广州生物岛项目沦为 “资金黑洞” 等雷区绝口不提。当散户被 “全球唯一” 的故事洗脑,庄家正通过量化交易和对倒操作,将股价拉至 12.40 元附近的高位,为收割架设 “断头台”。

三、股价绞肉机:从 “天地板” 到 “温水煮青蛙”

翻开 K 线图,ST 香雪的走势堪称 “收割艺术”:2024 年 8 月,借 “抗癌药临床进展” 利好拉抬至 14.48 元,随后上演 “天地板”,一日内振幅超 20%,追高散户被精准套牢;2025 年初,利用大盘跳水时机,以 “大资金回流医药” 为幌子诱多,实则早盘高抛、尾盘砸盘,反复收割做 T 散户。更阴险的是,庄家深谙 “温水煮青蛙” 之道:通过持续压盘,将股价从 10 元一路砸至 5 元区间,期间穿插 “尾盘千万级资金流入”“政策利好落地” 等假象,让散户在 “抄底 — 被套 — 补仓 — 再套” 的循环中越陷越深。数据显示,2024 年四季度,主力机构持仓量骤减 1.79 亿股,而散户户数激增,成了接盘的 “冤大头”。

四、镰刀背后的 “制度漏洞” 与 “吃相难看”

当散户还在幻想 “抗癌药上市千亿市值” 时,庄家早已盯上了更隐秘的收割方式:2016 年至 2020 年,公司通过关联交易转移资金超亿元,“左手倒右手” 的把戏让生物岛项目成为洗钱黑洞;2025 年预重整期间,市场传闻实控人试图通过 “股权零元回购” 彻底剥离散户权益,将 “共克时艰” 变成 “散户买单”。更令人不齿的是,面对监管层立案调查,庄家反而利用 “利空出尽” 口号继续诱多,将法律风险转化为炒作素材,足见其对市场规则的藐视。

结语:警惕 “故事股”,别为贪婪买单

ST 香雪的案例,撕开了 A 股市场 “题材炒作” 的遮羞布:当 “创新药”“预重整” 等概念沦为收割工具,当股吧言论成了庄家的提线木偶,散户必须清醒 —— 那些被吹上天的 “全球唯一”,不过是镰刀上的糖衣;那些言之凿凿的 “内幕消息”,皆是引你入瓮的陷阱。面对股价暴涨暴跌、舆论异常狂热的标的,不妨多问一句:为何机构纷纷出逃,却轮到散户 “价值投资”?为何利好频出的背后,是实控人持续十几年的资金腾挪?


资本市场容不得 “把韭菜当提款机” 的傲慢。对于香雪制药实控人涉嫌利益输送、庄家操纵股价等行为,散户不应沉默,而应积极向证监会、公安部门举报,让违法者付出代价。毕竟,当 “抗癌神药” 治不了资本的贪婪,唯有法律的手术刀,才能剖开这场收割游戏的真相。


股市如棋局,开户先布局,随时把握投资机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