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权益礼包,开户即送

$万马股份(SZ002276)$   

在美国公布关税细则的背景下,**万马股份(002276.SZ)**的后续走势将受到行业特性、公司业务结构及政策对冲方向的综合影响。以下分短期、中期、长期三个维度分析其潜在方向:

一、短期走势:市场情绪导向,波动中呈现结构韧性

  • 1.
  • 需警惕的压制因素

  • 风险偏好传导:若关税细则超预期加码(如针对高端制造、新材料领域),可能引发外资对A股成长板块(如新能源、高端装备)的短期抛售,万马股份作为绝缘材料、充电桩标的或有补跌风险。
  • 出口关联预期:万马海外业务占比虽低(2023年出口占比不足3%),但其充电桩设备、机器人线缆等若隐含有对美国或欧洲客户的间接供应,可能受市场情绪拖累。
  • 2.
  • 可能的支撑逻辑

  • 国产替代标签溢价:万马在超高压海缆绝缘料的国产替代突破,使其具备“卡脖子”赛道属性。若关税冲突强化市场对供应链自主可控的预期,其技术壁垒或受资金关注,对冲系统性风险。
  • 内需政策对冲导向:若国内为应对贸易摩擦加速电网投资(如特高压、配网升级)、新能源车补贴加码,其电力电缆、充电桩业务或与政策共振,成为避险资金优选。
  • 结论:短期震荡难免,但因业务重在内需(电网项目订单占比超70%)和技术自主可控特性,下跌空间相对有限,或在调整后快速反弹。

    二、中期走势:聚焦产能释放,业绩验证成核心

  • 1.
  • 关键变量:海缆绝缘料产能爬坡速度

  • 万马当前拥有4万吨绝缘料产能(满产),新增2万吨产线预计2025Q4投产。若产能释放顺利,可打破进口垄断(国产化率不足10%),抢占海上风电高增长红利(2025年全球海缆需求预计增30%)。
  • 若产能落地不及预期(技术调试或订单不足),市场可能下调盈利预期,压制估值。
  • 2.
  • 电力电缆订单兑现能力 公司近年连续中标南方电网高压订单(2024年中标金额同比+40%),其业绩确定性较高,但需关注毛利率变化(铜价波动、竞争加剧对利润率的影响)。

    结论:若产能和订单兑现顺利,中期市值或随国产替代逻辑强化而稳步上行;反之可能进入业绩调整期。

    三、长期逻辑:新能源与高端材料双轮驱动的成长性

  • 1.
  • 海缆绝缘料:全球风电浪潮的“卖铲人”

  • 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CAGR达15%,中国、欧洲为主要市场。万马若在海外建厂(如跟随中天科技等头部海缆企业出海),可打开海外市场空间,避免单一市场的政策风险。
  • 远期看,若成功切入欧美认证体系,收入结构将从“纯内需”向全球化升级,估值中枢有望提升。
  • 2.
  • 充电桩:静待盈利拐点

  • 公司充电桩业务当前亏损,但政策长期支持(2025年国内车桩比需达2:1),规模化效应显现后有望扭亏。若关税间接推动国内新能源基建提速,其充电业务市占率或随行业扩张提升。
  • 3.
  • 机器人线缆:借势人形机器人产业化

  • 万马的机器人线缆技术已通过部分客户验证,若2026年后人形机器人量产加速,该业务或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 结论:长期成长性需观察全球化布局和新兴业务放量节奏,但若能抓住海上风电、新型电力系统、机器人三大趋势,市值提升空间较大。

    四、风险与策略建议

  • 风险提示
  • 1.关税细则超预期涉及电力设备关键材料(如绝缘料上游树脂),增加进口成本。
  • 2.铜价大幅上涨压制电缆业务毛利率。
  • 3.充电桩市场竞争恶化,拖累现金流。
  • 投资者策略
  • 短期:日内交易者可关注事件驱动型波动机会(关税落地后的情绪修复),散户投资者避免追高。
  • 中长期:若确认绝缘料扩产顺利(Q4季报验证),可逢低布局;保守型投资者待毛利率企稳后介入。
  • 总结:结构性机会大于系统性风险

    万马股份的核心逻辑在于“国产替代+新基建内需”双轮驱动。短期关税扰动可能提供资金错杀后的配置窗口,中期需紧密跟踪产能和订单兑现,长期则依赖海外市场突破和新兴业务放量。公司若成功实现从“传统电缆商”到“高端材料解决方案商”的转型,市值空间有望显著打开。

    恭喜解锁12个月手机L2专属领取资格,立即领取>>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