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天圣:一场资本游戏下的散户收割迷局
在 A 股市场的角落,总有一些公司披着 “价值投资” 的外衣,行收割散户之实。ST 天圣(002872.SZ)便是典型一例。这家深陷管理层腐败、财务泥潭与信披违规的药企,正用一场接一场的资本戏码,将无数散户的财富卷入深渊。
实控人罪行累累,公司沦为私人提款机
作为上市仅 6 年的企业,ST 天圣的 “堕落” 速度令人咋舌。实控人刘群早已将公司视为私囊,其因行贿罪、职务侵占罪等多项罪名终审获刑 19 年,罚没金额高达 1000 万元。法庭认定,其通过虚增工程款、挪用资金等手段非法侵占公司资产超 1.25 亿元,直至 2021 年才勉强偿还本金及利息。更讽刺的是,即便在刘群入狱后,公司仍因 “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被证监会多次立案调查,2025 年初的最新调查已明确受损投资者可通过专业渠道索赔,足见其违规行为的持续性与危害性。
财务数据,亏损泥潭越陷越深
翻开 ST 天圣的财报,毛利率 44.92% 的 “光鲜” 背后,是扣非净利润连续多年亏损的事实。2024 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同比微降,归母净利润虽因投资收益短暂 “转正”,但扣非净利润仍亏损 5946 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仅靠货款回收勉强维持。更值得警惕的是,其对重庆新美药业等关联方的其他应收款长期挂账,甚至出现 “1 年以内账期全额计提坏账” 的离奇操作,资金去向成谜,不禁让人怀疑是否存在新的利益输送。
市场炒作无底线,散户成最后接盘侠
在股吧中,“摘帽到 20 元”“靠天圣翻身” 的言论此起彼伏,却掩盖不了股价长期低迷的现实。截至 2025 年 4 月,ST 天圣股价仅 4.14 元,总市值不足 14 亿元,换手率持续低于 1%,流动性堪忧。而主力资金连续多日净卖出,筹码高度分散,所谓的 “摘帽预期” 不过是少数人营造的炒作噱头。事实上,公司因资金占用问题被实施风险警示已超 5 年,至今仍因审计不确定性无法摘帽,退市风险如影随形。
监管风暴下的侥幸,终难掩收割本质
从上市初期的行贿上市疑云,到近年的信披违规、财务造假,ST 天圣的问题早已不是个别管理层的道德缺失,而是整个治理体系的崩塌。当实控人将资本市场视为 “提款机”,当财务报表成为 “魔术道具”,当监管问询沦为 “纸面流程”,散户面对的便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不公平游戏。那些幻想着 “困境反转” 的投资者,或许正一步步踏入早已设计好的陷阱 —— 毕竟,一个连实控人都因违法犯罪入狱的公司,又怎能指望它真正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ST 天圣的案例再次警示市场:投资不能只看 “故事”,更要擦亮眼睛审视企业的本质。当一家公司长期与 “违规”“亏损”“信披瑕疵” 为伴,所有的 “利好” 都可能是收割的镰刀。散户们务必警惕这类 “问题股” 的炒作陷阱,别让 “翻身梦” 变成 “财富粉碎机”。在法治日益健全的资本市场,任何试图践踏规则、收割散户的行为,终将付出应有的代价。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