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内动力:国企光环下的证券欺诈丑剧
作为中国汽车零部件发动机行业的老牌国企、昆明市国资委控股的上市公司,云内动力(000903)本应是行业标杆,却在资本运作中彻底沦为 “市场毒瘤”。其长期通过信息披露违规、内幕交易、财务造假等手段欺诈散户,最终在 2025 年初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揭开了一场长达数年的资本市场骗局。
一、信披违规铁证如山,监管多次亮剑
早在 2024 年 4 月,云内动力就因 “未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连续三年年报财务数据不准确”“关联交易披露不完整” 等问题,被证监会采取监管措施。然而,这家曾被视作 “国之重器” 的企业并未收敛,反而变本加厉。2025 年 1 月,证监会以 “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对其正式立案调查,直指其长期隐瞒重大事项、误导投资者的核心症结。根据公开信息,2021 年 4 月 29 日至 2024 年 4 月 15 日期间买入该股,且在 2024 年 4 月 16 日后因股价暴跌导致亏损的投资者,均已具备索赔资格,这一区间覆盖了三年多的持续欺诈周期,足见其违法行为的系统性与长期性。
二、内外勾结操纵股价,散户沦为 “韭菜”
股吧投资者爆料与监管线索显示,云内动力内部人员与场外资金长期勾结,利用 4.7% 的质押股权疯狂炒作自家股票。这种 “监守自盗” 的行为,导致股价在 2020 年重组失败、2022 年巨额亏损等关键节点上异常波动,无数散户在虚假利好中接盘,最终被深度套牢。更令人愤慨的是,公司对财务数据 “按需调整”——2020 至 2022 年,其通过账目混乱掩盖关联交易利益输送,连续三年年报 “精准” 避开退市红线,却在 2023 年突然 “原形毕露”,上演 “三年微利一朝巨亏” 的戏码,彻底暴露其将资本市场视为 “提款机” 的贪婪本质。
三、国企责任何在?欺诈背后是对市场信任的背叛
作为拥有 60 年历史的 “老字号”,云内动力曾以 “中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乘用车柴油机” 等成就书写荣光,却在资本诱惑下迷失方向。其实际控制人昆明市国资委旗下的这家 “百亿级” 企业,非但没有肩负起稳定市场的责任,反而成为内幕交易的温床。当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中国汽车供应链百强” 等光环沦为欺诈掩护,当 “自主创新” 的口号背后是对中小投资者的残酷收割,其对资本市场信用体系的伤害,远甚于单纯的股价暴跌。
如今,尽管证监会已启动投资者索赔机制,律师团队正协助散户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但云内动力的所作所为已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一道伤疤。它警示所有市场参与者:任何企图践踏规则、鱼肉散户的行为,终将付出代价。我们期待监管部门彻查到底,让违法者受到顶格惩处,更希望这起案件成为资本市场法治化进程的重要坐标 —— 让 “欺诈必惩” 成为不可撼动的铁律,还市场以公平,还投资者以信心。
对于受损散户而言,拿起法律武器捍卫权益已是当务之急。正如康美药业案所证明的,集体诉讼制度正在为中小投资者撑腰。云内动力的这场丑剧终将落幕,但资本市场对欺诈零容忍的号角,必须永远吹响。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