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百克生物:疫苗帝国背后的 “贿赂式营销” 与信披黑箱,谁在收割散户?

当一家药企将 “市场推广” 异化为 “金钱开道”,当招股书沦为 “遮羞布”,当投资者的信任被层层透支,所谓的 “生物科技新星” 不过是资本游戏的躯壳。百克生物,这家依赖水痘疫苗撑起近 99% 营收的公司,正用一场长达数年的 “商业贿赂连续剧” 和 “信披迷雾”,演绎着对市场规则和散户权益的双重践踏。

一、疫苗回扣明码标价,41% 的推广费成腐败温床

在百克生物的招股书中,2017 至 2020 年上半年,13.56 亿元的市场推广费像一团乌云笼罩着 32.86 亿元的营收 —— 占比高达 41.27% 的 “推广” 究竟如何运作?司法判决书撕开了一角:贵州毕节疾控中心官员收受每支 10 元回扣,安徽宿州经销商以每支 25 元 “打点” 负责人,江西、福建等地多起案件显示,从片区经理到代理商,“疫苗回扣” 已形成完整利益链。这些本应用于研发创新的资金,最终变成了疾控中心官员的私房钱,而散户看到的,只是财报上 “推广费合理合规” 的苍白表述。


更讽刺的是,百克生物在招股书中坦言 “可能面临单位犯罪风险”,却对已查实的多起行贿案只字不提。当 “合规声明” 与司法判决相互打脸,所谓的 “风险提示” 不过是欲盖弥彰的文字游戏。

二、信披黑箱与监管失位:过期疫苗、项目变脸与数据矛盾

如果说商业贿赂是 “台前表演”,那么信息披露违规则是 “幕后操纵”。2017 至 2018 年生产的 4.23 万人份狂犬疫苗未售出,按 1.5 年保质期计算,2020 年已属过期产品,但招股书却声称 “库龄均在 1 年以内”;募投项目中,鼻喷流感疫苗项目环评显示投资 2000 万元,招股书却 “膨胀” 至 1.78 亿元,产能数据更是前后矛盾,暴露出对投资者的公然欺骗。


更令人心寒的是,当散户追问水痘疫苗依赖度超 99% 的风险、狂犬疫苗停产三年的复产无期、带状疱疹疫苗上市不及预期时,公司或 “东扯西扯” 或 “强词夺理”,甚至在 2025 年仍以 “市值管理” 为噱头敷衍市场,却对核心产品研发失败、经销商涉 “山东非法疫苗案” 等历史问题避而不谈。这种 “选择性信披”,本质上是对资本市场 “公开透明” 原则的背叛。

三、散户沦为韭菜:股价腰斩与信任崩塌

从 2021 年上市时的高光到 2025 年股价较发行价腰斩,百克生物留给散户的是一地鸡毛。当机构因 “带状疱疹疫苗预期落空” 争相出货,当监管问询函揭开 “推广费去向不明” 的盖子,普通投资者才惊觉:所谓的 “国资背景”“生物医药龙头”,不过是用贿赂堆起的虚假繁荣。那些曾被视为 “安全边际” 的疾控中心订单,实则是靠金钱维系的灰色交易;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在研产品,不过是拖延数年仍未落地的 “画饼游戏”。


更恶劣的是,公司对投资者的问询置若罔闻,对历史违规轻描淡写 —— 前董事长亲属短线交易、未批先建被行政处罚,这些细节在公告中被简化为 “加强学习”“责令整改”,却对散户的知情权和财产权造成实质伤害。

结语:当 “救命疫苗” 变成 “割韭菜镰刀”

医药企业的底线,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规则的尊重。但百克生物用近十年时间,将水痘疫苗做成了 “贿赂通行证”,将招股书变成了 “遮丑挡板”,将散户信任踩在了资本逐利的脚下。当 41% 的推广费养肥了腐败链条,当信披黑箱掩盖了经营风险,这样的公司早已背离了 “健康中国” 的初心,沦为少数人套利的工具。


监管层该醒醒了:对商业贿赂的纵容,对信披违规的姑息,就是对千万散户的二次伤害。散户更该看清:当一家药企的核心竞争力不是研发而是 “回扣谈判”,当财务报表的 “亮点” 全靠销售费用粉饰,这样的 “科技股”,不过是披着创新外衣的 “欺诈者”。投资者的每一分钱,都不该成为腐败的润滑剂,更不该为信披黑箱买单。百克生物的问题,早已不是个别案例,而是对整个医药资本市场公信力的拷问 —— 何时才能让 “疫苗黑手” 无所遁形,让散户不再为 “商业贿赂” 和 “信披谎言” 埋单?


想炒股,先开户!选东方财富证券,行情交易一个APP搞定>>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