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速览
股市动态:
4月2日,A股三大指数今日小幅上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05%,深成指涨0.09%,创业板指涨0.13%。全市场成交额9927亿元,较上日缩量1601亿元。全市场超2700只个股上涨。板块题材上,厨卫电器、机器人、风电设备、汽车零部件板块涨幅居前。截至4月1日,两市两融余额合计19085.5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46.37亿元。
债市动态:
4月2日,国债期货收盘全线上涨,30年期主力合约涨0.86%,10年期主力合约涨0.26%,5年期主力合约涨0.15%,2年期主力合约涨0.04%。
ETF指数资金流向:
4月1日,净流入前10的指数主要为大盘宽基,沪深300净流入6.89亿元、上证50净流入3.75亿元、科创50资金净流入3.27亿元;行业和主题层面,黄金、半导体、互联网、券商净流入。净流出前10的指数主要为大盘风格,其中,中证1000净流出15.56亿元、中证A500资金净流出7.62亿元,行业/主题层面净流出为医疗保健、创新药等板块。4月2日,嘉实中证A500 ETF(代码:159351)成交额为30.31亿元,嘉实科创芯片ETF(代码:588200)成交额为10.83亿元,嘉实科创生物医药ETF(代码588700)成交额为0.38亿元。
二、今日聚焦
1、中办、国办: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工作中要做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促进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高效顺畅流动,有效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兼顾上下游各环节,强化各领域改革协同联动,实现价格合理形成、利益协调共享、民生有效保障、监管高效透明。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效破解价格治理难点堵点问题,使价格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增强价格反应灵活性。
2、国家数据局:国有企业数字效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或将出台
4月2日,国家数据局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数据局正会同国务院国资委制定国有企业数字效率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推动国有企业数据管理机制创新,强化数据赋能,引导中央企业数字科技公司加快行业数据资源整合,扩大行业高质量数据产品和服务供给。将在能源、电力、交通、物流、卫星遥感、新材料等重点行业领域,推动产业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建立开放互联的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探索多方参与的数据产品开发和收益分配机制。
3、三部门:鼓励银行加大科技型企业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投放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加大科技信贷投放力度。鼓励银行加大科技型企业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投放,灵活设置贷款利率定价和利息偿付方式。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创新积分制、技术合同、产业链交易等信息,完善科技金融特色产品。
4、特朗普关税或出新方案
美国贸易代表目前正在探讨对部分国家征收较低关税的可能性,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这项方案一旦实施,其关税税率将低于20%普遍关税方案。此前,特朗普表示,要对所有国家征收20%关税。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美东时间4月2日(周三)下午3时,即北京时间4月3日(周四)凌晨3时公布对等关税。白宫发言人表示,关税将在宣布后立即生效。
(以上资讯来自国内财经媒体公开报道)
三、策略观点
股票市场:
中银国际:财报季重视业绩确定性
2025年开年工业企业利润延续改善势头,工业企业库存持续回升,先导指标营收及PPI均处于弱修复,显示主动补库周期仍在延续。总体来看,短期A股或进入震荡调整阶段,业绩确定性将会成为4月市场风格超额收益主要抓手。AI产业链产业趋势仍在演绎,整体景气度稳中向好,适度回调反而是较优上车机会,近期AI端侧尤其值得关注,另外短期建议关注部分景气向好且有较强估值性价比的行业,包括新兴消费、猪周期、医药、家电等。
信达证券:风格变化的三个非基本面原因
成长牛市是过去一段时间大部分投资者给这一次牛市的定性,从产业逻辑来看目前尚未证伪,但是鉴于三个非基本面原因,风格在2-3个月内可能会有利于价值,特别是4月。原因有三:季节性4月季报验证期大概率偏向大盘价值,3月已经出现了板块高低切,4月大概率会延续;成长领涨后,一旦到达指数震荡上沿,成长易回撤,如果后续市场震荡突破,则风格可能也会出现扩散。
债券市场:
中信建投:二季度利率债供给或继续放量
一季度利率债净融资规模较大,引发市场对于二季度利率债供给情况的关注。今年地方债额度、特别国债额度也有所增加。因此,二季度利率类债券供给或继续放量,供给压力客观仍存在。综合来看,二季度利率债总供给量或来到3.8万亿元水平,明显高于2024年同期的2.8万亿元。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作为精选财经要闻服务,内容来自机构研报摘要、公开权威媒体报道;版权归原作者(机构研究员、媒体记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不作为对上述所涉行业及相关股票、基金的推荐,也不构成投资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做好风险评测,选择与之相匹配风险等级的产品。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