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权益礼包,开户即送

4月2日,江苏省数据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5部门联合印发《江苏省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方案》。

这是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4部委《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全国首个省级层面出台的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高使用价值数据供给率超过95%,引育1000家数据企业,打造50个数据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城市OTN(光传送网)站点13500个,可开放智能算力规模达到9000PFlops。打造5个城市大模型,推广应用200个以上智能体,实现城市大模型和城市智能体支撑的典型应用场景超过100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1.8万亿元,打造200个省级数字消费创新场景,30个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

高标准建设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世界级物联网产业集群。高水平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做强人工智能产业主阵地。

深入实施“算网江苏”工程,推进算力网梯次多元布局,建成10个以上城市级算力中心。加快CENI确定性网络创新突破,精准赋能全省算力网。统筹建设“城市之眼”和城市车联网路侧设施,加快建设低空智联网,因地制宜对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

加强无人驾驶、低空经济、元宇宙、区块链、数字金融等前沿科技创新,开辟数字消费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多元化、沉浸式数字消费场景,支持企业应用柔性化、智能化生产模式培育一批“国货潮品”。

完善智慧图书馆、智慧博物馆等数字文化场馆矩阵,打造城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推动城市文化资源数字化,支持发展数字创意、数字文娱、数字视听等新业态。

此前3月,国家数据局正式批复天津、河北(雄安新区)、上海、江苏等7地开展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这标志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迈入深化改革与创新突破的新阶段。

在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方面,2024年江苏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1.8%。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收2.46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1.57万亿元,规模均位居全国第二。

首先,打造数字经济高地,强大的数字基础设施实力是关键。

2024年,“人工智能 +”首次被列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同年4月,全国首个相关专项规划——《江苏省算力基础设施发展专项规划》发布。截至目前,江苏省在用标准机架达47.3万架、在用算力37.9EFLOPS(FP32),其中智能算力占比60%。紫金山实验室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项目实现1000公里长距离无损传输验证,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6月,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2024)》报告显示,排名前五的省市分别是北京市、广东省、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南京、苏州跻身城市榜单前十。

近期出台的《江苏2025年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提质工程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实施“设施提质、赋能提质、创新提质、绿色提质”四大提质工程,构建提供感知、传输、存储、计算等基础性数字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双千兆”网络全域立体覆盖,推动万兆光网、5G - A等万兆网络加速演进升级,进一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布局,深化融合应用赋能。

其次,强大的数据流通和数字技术能力也是打造数字经济高地的重要支撑。2024年,江苏省公共数据平台新增汇聚数据556.77亿条,治理形成标准数据315.72亿条。省公共数据平台日均交换数据3.32亿条次,向社会开放数据1.69亿条,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体系正加速构建,不断丰富数字社会、数字消费、数字金融等场景。

2025年4月1日,《江苏省数据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是机构改革后,全国首部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省级法规,也是江苏首部数据领域的基础性法规。

此外,根据《江苏省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到2026年,江苏元宇宙产业规模将持续壮大,目标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速超20%。《行动计划》明确指出,推广沉浸交互的消费体验,推动数字人、XR技术在导游导览、艺术品展示、文物古迹复原、虚拟工业遗产展示等文化旅游领域应用,推动“线上 + 线下”“馆内 + 馆外”相结合,提升游览的沉浸性、交互性、自主性。

值得一提的是,全国首个以东夷文化为主题的VR大空间项目“天书奇境”在江苏连云港桃花涧东方天书景区正式发布。该项目运用高精度三维建模、LIDAR激光扫描、AI交互等核心技术,对东夷文化遗址展开了全方位的数字采集与场景重建工作,为江苏数字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亮点。

恭喜解锁12个月手机L2专属领取资格,立即领取>>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