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牛看熊对于科技未来,押宝机器人赛道。
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未来机器人的主流形态,随着AI大模型的迅猛发展,人形机器人以其高度的灵活性和与人类社会的高度适配能力,正逐步成为人工智能的终极载体。权威数据显示,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在2028年飙升至138亿美元,2022年至2028年的复合增长率预计高达44.75%,这体现了机器人市场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在机器人产业链中,减速器作为核心零部件,其投资机会尤为引人关注。减速器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整体性能水平,是机器人不可或缺的基础部件,对机器人的反应速度和功能实现精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精密减速器主要包括谐波减速器、RV减速器和行星减速器等,不同类型的减速器应用于机器人的不同部位。
美国科技巨头各出奇招争相布局人工智能赛道,其中也涉及机器人领域。例如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2024年7月成立人工智能公司xAI,并在11月推出能实时连接社交媒体平台X的首款人工智能模型Grok,给人工智能淘金热加了一把火,也可能为机器人的智能化发展提供助力。谷歌、微软等也在开发各类人工智能产品,这些技术未来都可能应用于机器人研发中。

骑牛看熊认为机器人赛道正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领域,其战略价值体现在技术突破、市场需求和产业变革的多重驱动下。以下从五个维度分析这一趋势:
一、技术突破驱动产业爆发
1.AI与机器人深度融合
生成式AI(如大语言模型)与具身智能的结合,使机器人具备更强的环境感知、自主决策和人机交互能力。例如,Meta的Digit机器人通过多模态传感器实现复杂操作,特斯拉Optimus已能完成搬运、浇花等任务。
2.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突破
减速器、空心杯电机、激光雷达等关键部件逐步实现国产替代。禾赛科技2024年激光雷达交付量同比增长126%,鸣志电器在空心杯电机领域打破海外垄断,国产化率提升至30%以上。
二、市场需求与应用场景扩展
1.工业领域
人形机器人替代高危作业(如矿井巡检、化工操作),协作机器人提升装配精度,预计2025年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
2.服务与消费领域
家用机器人(如苹果研发的移动服务机器人)、医疗护理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商用服务机器人(酒店配送、零售导购)需求激增,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或达7万亿美元。
3.特种领域
深海探测、应急救援等场景中,仿生机器人展现独特优势,如宇树科技的四足机器人搭载激光雷达执行复杂任务。
三、产业链与资本布局加速
1.巨头押注与生态构建
美国科技巨头(谷歌、微软、Meta)2024年AI支出超2000亿美元,中国追觅科技成立110亿规模机器人产业基金,覆盖上游硬件、软件及终端应用。
2.区域产业集群形成
长三角、珠三角依托制造业优势,形成从核心部件到整机的完整产业链。浙江提出“整机引领区”战略,计划2027年建成全国领先的技术创新平台。
四、政策支持与风险挑战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将智能机器人列为“人工智能+”重点方向,多地通过税收优惠、场景开放推动技术迭代。
五、未来趋势与投资方向
技术融合:轻量化大模型、3D视觉与触觉感知技术将推动机器人向“更智能、更灵活”演进。
上游:减速器(谐波/ RV)、空心杯电机、激光雷达;
中游:运动控制算法、操作系统;
下游:医疗、养老、教育等垂直场景解决方案。
机器人赛道是AI技术落地的核心载体,其发展将重塑制造业、服务业及日常生活。尽管面临技术成熟度和商业化挑战,但政策支持、资本涌入和市场需求的多重驱动下,机器人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个万亿级市场。投资者需关注技术突破节点(如2025年人形机器人量产)及产业链协同效应。

科创综指选取科创板全部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证券(含红筹存托凭证),不设市值和流动性剔除条件,总市值加权计算,能反映科创板整体表现。它覆盖科创板97%的市值,囊括567家上市公司,首次实现了从千亿巨头到中小市值新贵的全覆盖,相较于科创50、科创100等聚焦龙头或中等市值企业的指数,更具市场表征功能,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全面的科创板投资工具。
科创综指既包含千亿市值巨头,也纳入50亿以下的中小企业。截至2025年1月17日,有51%的企业市值在50亿元以下,26%的企业市值在100亿以上,千亿市值有8家,占比1.4%。这种设计使其能够追求同时捕捉两类机会:一是大企业的确定性,龙头公司在技术壁垒和资源整合上具备优势,是行业风向标;二是中小企业的爆发性,AI软件端、新材料等领域的黑马多处于成长期,虽然市值偏小但弹性更高,尤其恰逢大模型成本下降、应用扩圈之际,这些小型企业也将迎来更多机会。

科创综指行业分布突出从硬核到全生态,这种多元结构具备两大优势:一是可以降低行业周期风险,同时,科创综指还有相对更低的权重集中,个股集中度相对较低,进一步分散了风险;二是可以捕捉交叉创新,如AI与生物医药结合催生的AI制药、AI与医疗结合的智能诊断,与高端制造融合的智能工厂等新兴领域,均被纳入指数。
与普通价格指数不同,科创综指采用全收益指数编制方法,将成分股分红再投资计入收益。这一机制更真实地反映投资者长期持有的复利效应,尤其相对适合高研发投入、盈利周期较长的科技企业。从历史角度看,自基日2019年12月31日以来,科创综指整体跑赢科创50全收益指数11.21%,整体波动性也更高。分年度来看,科创综指过去5个完整年度中,4个自然年皆跑赢科创50全收益指数。
当前AI主线尚未退潮,政策端对新质生产力的扶持力度不减,科创综指有望持续吸引增量资金,或会形成投资配置的引力。科创板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地,蕴含着巨大的科技投资潜力,科创综指以其全面性、均衡性和前瞻性,成为捕捉这一趋势的最大公约数。

像招商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紧密跟踪科创综指ETF招商,透明度更高,能降低单一择股的风险,且基金具有和科创板一致的20%涨跌幅限制,弹性空间相对更大。管理人招商基金在科技类ETF领域经验丰富,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无需研究复杂的技术路线或财报,也可以相对更方便地把科创板纳入配置计划中。
骑牛看熊比较看好招商上证科创板综合ETF(589770)作为跟踪科创综指的工具型产品,其投资优势可从以下11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全市场覆盖,均衡分散风险
高市值覆盖率:科创综指覆盖科创板97%的市值,包含568只成分股,既包含中芯国际(市值超3000亿)等龙头企业,也涵盖中小创新企业,避免单一行业或个股波动对组合的冲击。
行业分布均衡:聚焦半导体(38%)、医疗器械(6.85%)、软件开发(5.1%)等硬科技领域,相比科创50(半导体占比超60%)更分散,降低行业周期波动风险。

二、硬科技属性突出,契合政策导向
国家战略契合度高:成分股覆盖半导体、AI、量子信息等“卡脖子”领域,受益于国产替代和AI产业化的政策红利。
成长性显著:科创板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高,2024年累计涨幅达64.57%,且估值回调至历史71%分位,具备性价比。
三、低费率+高效跟踪,成本优势明显
管理费率低至0.15%:托管费0.05%,低于同类产品平均水平,长期持有成本更低。
精准跟踪指数:日均跟踪偏离度控制在0.2%以内,年化跟踪误差≤2%,确保投资者获取纯正科创板收益。
四、流动性佳,交投活跃
上市后交投活跃:首日换手率近20%,半日成交额2.56亿元;近期日均成交额超3500万元,换手率超8%,流动性优于多数宽基ETF。
资金认可度高:主力资金连续流入,近2天净流入1.36亿元,显示市场对科创板的长期看好。
五、管理团队经验丰富
基金经理苏燕青管理17只指数基金,其中招商中证半导体产业ETF任期回报达34.68%,展现科技赛道的管理能力。招商基金ETF管理规模超8900亿元,投研实力居行业前列。
六、政策与产业双轮驱动
AI产业化加速:国产大模型(如DeepSeek)崛起推动AI全产业链繁荣,科创板企业深度参与AI芯片、算法等环节。
国产替代窗口期:半导体国产化率不足20%,政策支持下成长空间广阔。
七、覆盖广泛且均衡,成长性突出
招商上证科创板综合ETF(589770)跟踪的是科创综指,对科创板的市值覆盖度高达97%,既涵盖了科创板代表性的龙头企业,还涵盖了中小市值的新兴发展企业,具有突出的成长性。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该基金,全面参与科创板不同规模企业的发展,分享它们成长带来的收益。
八、行业分布分散,降低轮动影响
该基金的行业分布广泛且均衡,聚焦于电子、医药、机械、计算机、电力设备、基础化工、国防军工等硬科技领域。这种广泛的行业分布有利于减少行业轮动带来的影响,使投资者能够抓住科技各个细分领域整体上行的机会。即使某个行业出现短期波动,其他行业的表现可能会弥补损失,从而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
九、契合国家战略,政策导向支持
其跟踪的科创综指硬科技属性突出,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均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范畴。国家的政策导向为科创综指ETF招商(589770)的布局价值提供了重要背景。在国家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硬科技发展的大环境下,相关企业有望获得更多的政策扶持和资源投入,从而为基金的长期表现提供有力支撑。
十、紧密跟踪指数,追求精准复制
该基金紧密跟踪标的指数,力争将日均跟踪偏离度的绝对值控制在0.2%以内,年化跟踪误差控制在2%以内。通过综合考虑标的指数成份股的流动性、投资限制、交易成本、交易限制等因素,基金可以选择采取完全复制法或抽样复制法构建基金的股票投资组合,以更好地实现跟踪标的指数的目的,让投资者能够获得与指数表现相近的收益。
十一、投资策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基金管理人在投资过程中拥有多种灵活的投资策略。当出现市场流动性不足、因法律法规原因个别成份券被限制投资等情况,导致基金无法获得足够数量的成份券时,基金管理人将通过投资成份券、备选成份券、非成份券、成份券衍生品等进行替代,运用其他合理的投资方法构建实际投资组合,追求尽可能贴近标的指数的表现。此外,基金还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基金合同的约定,参与融资业务和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以更好地实现投资目标。

$科创综指ETF招商(SH589770)$ 该ETF适合看好科创板长期成长、希望分散科技行业风险的投资者,建议结合市场周期动态调整仓位。科创板个股投资需50万资产门槛,而ETF联接产品的认购门槛相对较低,且无需开通证券账户,银行或第三方平台即可购买,操作更加简单方便。此外,招商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管理费仅0.15%/年,托管费0.05%/年,相对具有成本优势。


#【有奖】科技未来,你押宝哪个赛道?##社区牛人计划# $上证指数(SH000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