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债市回顾】
公开市场操作方面,上周央行公开市场累计进行了6849亿元逆回购操作,共有11868亿元逆回购到期,净回笼5019亿元;此外,3月31日央行公布3月公开市场操作情况,3月央行开展了买断式回购8000亿,当月有7000亿买断式回购到期,净投放1000亿元,当月央行未进行国债买卖;整体来看,央行本月主要关注长端利率风险,公开市场操作不及预期。
资金面方面,上周恰逢跨季,叠加央行货币政策边际收敛,资金面易紧难松,跨季隔夜资金价格一度高达5%,跨季后资金面逐渐转松,资金价格大幅回落至1.7%以下。
现券方面,上周初债市受跨季资金面偏紧影响,呈现震荡偏弱走势,跨季后随着资金价格大幅下行叠加美对等关税政策落地,各期限、品种债券收益率全面大幅下行,长端较短端下行更多,期限利差有所收窄。
【上周要闻】
1、3月PMI指数延续回升态势。
2025年3月31日,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3月PMI数据,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较2月上升0.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8%,较2月上升0.4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1.4%,较2月上升0.3个百分点,三大PMI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且延续回升态势,但幅度弱于季节性。分项来看,3月生产指数为52.6%,较2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1.8%,较2月上升0.7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9%,较2月上升0.4个百分点,进口订单指数为47.5%,较2月回落2个百分点;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49.8%,较2月下降1.0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为47.9%,较2月下降0.6个百分点,另外从业人员指数为48.2%,较2月下降0.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方面,建筑业指数为53.4%,较2月上升0.7个百分点,服务业指数为50.3%,较2月上升0.3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指数延续回升态势,但结构分化,需求阶段性改善,价格及就业指数依旧偏弱。
2、财政部:积极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2025年,财政部将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积极支持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此次资本补充工作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稳妥推进。
3、中办、国办:防止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开展恶性竞争,加强反垄断监管执法。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其中提出,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强化事前引导预防和事中事后监管,维护市场价格秩序。综合运用公告、指南、提醒告诫、行政指导、成本调查等方式,推动经营主体依法经营。防止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开展恶性竞争。对实行市场调节价但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少数重要商品和服务,探索制定价格行为规则、监管办法。
4、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债市展望】
短期来看,经济基本面总量修复与结构分化并存,新旧动能转化之际,需求不足是主因,关税与外需对基本面负面影响预计二季度或将有体现,内部政策对冲会形成基本面潜在支撑,经济修复的持续性仍需观察。债市前期因资产荒,收益率下行太多,阶段性地脱离基本面和货币政策预期,在资金面和货币政策宽松预期边际收敛的夹击下,债市大幅调整,近期随着资金面边际缓和,债市有所修复,但资金面仍难言明显宽松,后续央行态度是行情演变的关键,而基本面及外部压力的边际变化是诱因,预计短期债市维持震荡偏强。
以上市场数据来源wind。
#特朗普暗示“故意”引发美股市崩盘# #关税扰动A股?十大券商紧急献策# #程序化交易新规落地!高频交易标准明确#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