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这一轮暴跌,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以为美股虽然大跌,但其他品种不至于大跌。

没想到跌下来,都差不多惨淡,特别是亚太区今天惨烈下跌。

今天节后开盘一看,全球股市暴跌,到中午,上证跌了6%多,香港恒生指数跌幅超过10%,日经225指数和东证指数期货在触及跌停板后一度暂停交易,MSCI台湾下跌9.75%,新加坡下跌8%,韩国下跌4.8%,印度下跌4%。

虚拟货币更是没起到风险分散的作用,跌幅更猛烈,比特币跌7%,以太坊跌15%,狗跌幅超15%,估计传闻中大举建仓以太坊的某人亏惨了……

为什么亚太区今天这样暴跌呢?

原因有三个:

1、亚太区国家和地区,大多是外向型经济,很多受中国大陆、美国的影响很大,中美是它们的最大贸易伙伴。

而美中贸易紧张局势升级: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中国随即采取反制措施。 

这一系列行动引发了市场对全球贸易战和经济衰退的担忧,势必影响亚太各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经济和进出口预期、消费投资预期,导致投资者情绪恶化。 

2、美国股市大幅下跌的传导效应:美国股市近期大幅下挫,标普500指数2天下跌10%,是历史少有跌幅,市场恐慌情绪蔓延至全球。 亚太股市受此影响,出现同步下跌。 

3、补仓效应:美股这次少有的急跌,估计有大量投机者有融资平仓压力,爆仓的也多,就会卖出其他地区的股票,来弥补美股亏损。  

另外,虚拟货币为什么近年来没起到避险作用,而是跟随美股下跌呢?

这是因为,近几年,大量机构投资者(如对冲基金、ETF、投资银行)进军虚拟货币市场,这使得比特币等资产越来越像“风险资产”而非“避险资产”。

当股市下跌、市场避险情绪高涨时,市场的美元流动性紧张,这些机构往往同步抛售高波动性资产(包括科技股和虚拟货币)换回现金,以应对潜在的风险或赎回需求。

简单来说:虚拟货币并没有完全摆脱“高风险资产”的身份,在系统性风险面前,它不像黄金、美债那样能稳定价值,反而更容易被抛售。

作为个人投资者,如何去面对这样的市场呢?

个人觉得,不要盲目去抄底,“华尔街有句名言叫“不要接飞刀”。 股票暴跌时,你以为捡到便宜,结果往往被割得遍体鳞伤。 

如果有持仓,并且看好它,去掉杠杆,长期持有即可,无论你有多少钱,只要有较大的杠杆,随时可能就出局了。

市场会怎样互相影响?

就拿我来说,虽然不是证券从业人员,但客户很多是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股市也会影响我客户的业务增长。我在股市也有持仓,股市下跌也会影响我的消费能力。

这几天美股大跌,那么一个美股上市公司客户的相关业务,可能就会推迟一堆时间。A股的下跌也会影响中国的金融机构,那么相关的业务也会收到影响。

那么我如何应对呢?我的应对方法是压缩成本,公司低成本运作,而且在个人日常生活里开源节流:

比如清明节我就没去旅游,节假日旅游价格高,拥堵,没什么消费体验,昨天上网一看,很多人堵在深中通道几小时出不来。

比如去新加坡旅游,过去我考虑的是头等舱往返,大概1万左右,但是股市下跌了,我如果去就会考虑经济舱了,可以省7000多。

比如今年续车保,我就不要车损险,这样每年节省近3000元,因为我开车这么多年,10几年内没出过任何事故,再说车的残值也不高,大不了换新的。

比如前几个月我把外地房子卖了,一方面变现,另一方面不用付每月的几百元管理费什么的。

比如今天我把不要的证券户,今天销户了,留着的证券户,和客户经理要了个最低的万一左右佣金,省一点是一点。

比如我用了几年的腾讯音乐会员,也不续费了,一年100多块呢。

比如我现在看到收费抽卡的手游就恶心,可就在几年前原神还花了几万块;比如我现在看到抖音美女直播就默默看几分钟离去,再也不会大额打赏了,你PK关我毛事。。。

当然有一点,A的费用支出,就是B的收入来源,如果消费者过于节省,那么消费市场会比较低迷,相关人员的收入就会受到影响。

但这个就是现状,所以在大的宏观局面下,没有什么行业、什么人能独善其身,当然我这个人比较保守,注意风险控制,没有任何贷款什么的,你们喜欢消费的,欢迎去消费哈。

今天就写这么多吧,只代表个人观点。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中所列公司或股票名,仅是案例分析,不作为投资建议

恭喜解锁12个月手机L2专属领取资格,立即领取>>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