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2025年4月3日晚间,证监会官网披露《关于同意江苏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标志着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式迈入资本市场新阶段。作为国内钛及钛合金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天工股份的上市不仅是对企业技术实力的资本市场认可,更折我国高端金属材料产业在国产替代与消费升级浪潮中的蓬勃生机。

一、技术突围:从“卡脖子”到“硬核支撑”,钛材国产化进程加速

钛及钛合金材料因具备高强度、耐腐蚀、生物相容性等特性,被誉为“21世纪金属”,长期被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等高端领域。然而,高端钛材的国产化率曾长期受制于熔炼技术瓶颈。天工股份自成立以来,以“纯净化熔炼技术”为核心突破点,攻克了钛合金材料纯净度与性能稳定性难题,其产品成功打破国外垄断,成为国内少数具备高端钛材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

近年来,随着消费电子、3D打印等新兴领域对钛合金需求的爆发,天工股份率先实现技术成果转化。2022年起,公司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的线材倾斜,其中消费电子用钛合金线材成为核心增长引擎。2023年,公司向核心客户常州索罗曼的销售收入达8.64亿元,占营收比重超八成,印证了其在高端细分市场的不可替代性。不过这一点也被之一客户集中度畸高。

二、业绩韧性:毛利率逆势提升,盈利质量彰显经营成色

尽管2024年受消费电子行业周期性波动影响,公司营收同比下滑22.59%至8.01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仍保持1.72亿元的稳健水平,毛利率同比提升4.64个百分点至31.87%,凸显出产品结构优化与成本管控的成效。这一表现背后,是公司对高附加值产品的战略聚焦——钛合金线材凭借轻量化、高强度特性,在折叠屏手机铰链、智能穿戴设备等场景加速渗透,成为对冲行业波动的核心动力。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激增7748.50%至3.02亿元,反映出盈利质量的显著提升。这一指标不仅验证了其盈利的真实性,更为募投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充沛的现金流支撑。

三、产业赋能:募投项目锚定高端产能,剑指全球供应链话语权

此次IPO募资3.6亿元将全部投入“年产3000吨高端钛及钛合金棒、丝材生产线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公司高端钛材产能将实现翻倍增长,进一步巩固在消费电子、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市场份额。

从行业格局看,我国钛材行业长期面临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天工股份通过技术迭代与产能扩张,有望打破这一困局。据测算,仅消费电子领域,钛合金线材市场规模未来三年将保持20%以上复合增速,而公司凭借与终端客户(推测为苹果等头部科技企业)的深度绑定,有望抢占先机。

四、治理升级:实控人“对赌承诺”彰显信心,合规性获监管认可

作为家族控股企业(朱小坤、于玉梅、朱泽峰合计持股超75%),天工股份在IPO过程中主动强化治理透明度。实控人签署罕见“现金对赌协议”,承诺若2024-2026年净利润未达1.38亿元/年,将以现金补足差额。这一举措不仅消解了市场对业绩波动的担忧,更传递出管理层对企业长期价值的坚定信心。

尽管上市过程中曾因客户集中度、关联交易等问题被监管问询,但公司通过完善信息披露、强化供应链合规性审查,最终获得监管认可。北交所上市委在审议中特别指出,天工股份在技术路径选择、客户合作模式上的创新性,符合国家战略导向与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的定位。

五、未来图景:从材料供应商到解决方案商,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站在资本市场新起点,天工股份的野心不止于产能扩张。随着募投项目落地,公司将从单一材料供应商向“材料+加工+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目前,公司已与消费电子、医疗等领域客户共建联合实验室,探索钛合金在柔性电路、骨科植入物等场景的创新应用。

更为深远的是,公司正布局3D打印钛合金粉末等前沿领域。据行业预测,2025年全球钛合金3D打印市场规模将突破50亿美元,而天工股份凭借材料端的技术积累,有望在高端定制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想炒股,先开户!选东方财富证券,行情交易一个APP搞定>>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