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尔森在文中称,大多数美国人追求的是低犯罪率、优质教育和低廉医疗。他说,那些对关税政策最热衷的人,往往从未亲身参与过生产。
莫尔森还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一个寒冬里,他在中国的一个工厂中体验工作,他说自己当时蹲在一个小凳子上,弓着身子,用手指组装小零件,仅仅四小时后便因体力透支而放弃——而这样的工作强度,不过是制造业的日常。当时他的速度仅有旁边女工的四分之一。
他表示,真的尝试过后才能明白制造业的艰辛,而美国人更习惯坐在办公室中搞资本运作。
9.既缺劳动力也缺技能
莫尔森称,美国制造业岗位严重空缺,但高喊“让美国再次伟大”无法凭空变出具备专业技能的劳动力。
他还尖锐地指出,美国不仅缺乏产业工人,更面临管理人才断层——这正是美国制造业衰落的关键症结。当精英们纷纷涌向股市、房地产和风投领域赚取快钱时,难道能指望这些金融新贵们去缝制衣服?
10.自动化早已被中国“碾压”
莫尔森表示,中国每年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是美国的7倍,且成本更低。当前在美国,多数制造业工序无法自动化(如精细组装),而可自动化的部分(如传送带)早已被中国优化。例如,第一辆商用电动汽车在美国设计和制造,但如今,在全球电动汽车制造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却是中国。工业机器人恐怕也将走电动汽车的老路。
作者评论道,未来,美国的创新速度可能赶不上中国工业机器人涌入美国市场的速度。
“美国全速冲向经济灾难”
莫尔森·哈特
除了以上十条,作者还列举了其他关税无法让美国制造业“再创辉煌”的原因,如美国法律环境的高度诉讼风险以及关税的结构性错误等。他还提到,虽然当下美国仍然需要制造业,但制造业已不是美国的“主赛场”,不应“强攻”。
莫尔森还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史上最糟糕的经济政策”,并对“关税战”的结局做出预测:制造业回不来,美国只会更穷。
在文章结尾,作者忧心忡忡地写道,自己正“眼睁睁地看着美国全速冲向经济灾难”,希望特朗普政府能在为时已晚前及时调整强加关税的做法,否则,美国的国家根基或被摧毁。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