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1 囤点中长期主线

今年,科技叙事的变化让全球市场重新认知到中国创新的潜力。咱们正凭借着自主创新的能力不断突破卡脖子政策,只要咱们中国科技企业持续释放创新潜力与全球竞争力,中长期来看,科技行业会是很长一段时间的主线。具体来看:

第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已明显提升。根据WIPO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在全球创新力排名中位居第11位,是20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其中我国知识和技术产出排名位列全球第三。此外,近年来我国专利与科研成果规模也有显著提升,2023年我国PCT专利申请占全球比重较上一年提升0.3个百分点至25.5%,是全球最大的申请来源国,而美国以专利申请占比20.4%位列第二。

第二,我国企业应用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当前正处在人工智能等技术引领的新一轮科技浪潮中,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前沿技术应用创新上展现出强劲实力,中国科技正从量变走向质变。

例如,DeepSeek于2025年1月推出DeepSeek-R1大模型,性能比肩OpenAI o1正式版,而训练成本仅约为OpenAI o1的十分之一;宇树科技发布的Unitree G1人形机器人在春晚上亮相,展现出全球领先的环境感知与任务执行能力;华为凭借硬核技术实力在 AI 芯片、操作系统等关键领域实现了全产业链突围。

AI大模型具备强大的泛化能力和自学习能力,是AI应用加速落地的核心基础,目前我国在AI大模型领域已具备一定领先优势。根据斯坦福大学《2024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2023年我国知名AI大模型数量全球排名第二。未来凭借庞大市场和用户基础,中国AI应用创新潜力巨大。

第三,我国工程师红利正不断强化。教育部数据显示,预计2024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1179万人,工科类的STEM专业毕业生预计超过700万。根据软科发布的《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在全球23个工学领域学科排名中,中国内地高校有14个学科位居第一,随着AI革命进入应用端,我国的工程师红利将持续凸显。

此外,从人力成本看,当前我国工程师薪资较低、具备成本优势,根据国泰海通证券分析显示,2022年美国信息技术、科研技术服务业平均年薪为13万美元、9万美元,而中国对应行业仅为3万美元、2万美元。

资料来源:国泰海通证券,图片发布日期:2025年3月31日

当前新旧动能正在转换过程中,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新经济”已在快速发展,当前我国“新经济”的崛起已具备一定产业基础,智能汽车、机器人、电子制造等高科技产业正在长大。

第四,高科技领域的自主可控既是大国博弈背景下的战略手段,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本轮财政加力信号明确,后续有望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支持科技创新、产业链安全等战略重要性较高的方向,助力高质量自主可控。新一轮AI产业趋势下,国内企业有望后来居上,孕育自主可控良机。

图片发布日期:2025年4月6日

综上所述,中长期来看,科技板块仍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线。回顾上一轮海外不确定性期间,我国战略新兴产业以强大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取得关键突破。如先进材料和制造领域中的纳米材料与制造、计算和通信领域中的先进的射频通信(包括5G和6G)、人工智能等领域。

在外部环境面临不确定时,我国比较优势产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更具韧性,在上一轮不确定性加码时走出了逆跌行情。面对当前的市场波动,对于科技行业来说,反而可能是不错的中长期布局机会。


2 囤点内需消费

在外部压力加大下,经济增长更需内需接力的背景下,以内需消费为代表的方向或将是长期促进经济动能切换和短期托底政策的发力结合点,中长期可逐步提升关注。

其实,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就已经被列为2025年九项重点任务之首,彰显了最高层对扩大内需的高度重视;

财政部在3月发布的《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中也表示,2025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大力提振消费。在关税阴影的冲击下,内需更是有望获得层次更深、力度更大的政策支持。

与此同时,一些成长性新消费也在显现较高弹性和增长能力,比如受益新消费人群和悦己型消费新需求兴起的国产个护美妆、古法金首饰、IP潮玩和宠物消费等;受益产品创新迭代和商业模式变革的功能饮料、调改商超等;以及最近兴起的“银发经济”、“冰雪经济”等新的业态……无不展现出我国的消费内部也存在着蓬勃的生命力。

因此,当外需不确定增强时,内需有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不妨适当“囤点”。

根据兴业证券的梳理,当前符合“内需占比较高、且2025年一致预期净利润增速较高”这一条件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服务消费(教育、零售、媒体、酒店餐饮、医美)、农业(动物保健、农产品加工)、基建地产链(水泥、装修建材)、军工(军工电子、航空航天装备)、IT服务等。


3 囤点绩优板块

关税靴子落地后,市场面临的下一个关键节点是4月中下旬一季报及年报的集中披露期。

要知道,4月是全年最贴近基本面的时期,市场风格将阶段性从关注预期向关注基本面业绩转化。

此时市场一般会更加关注企业的实际业绩表现,这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减少因贸易摩擦带来的短期波动。

整体看,Wind数据显示,一季报全A非金融盈利增速或较去年年报小幅改善,但1-2月工业企业营收利润率较去年12月回落,在成本端有小幅改善的背景下,这一变化反映出部分企业以价换量的特征有所增强;

结构上看,TMT、先进制造或是盈利趋势修复的主要推动力,医药、内需消费目前尚处于相对底部区域,关注后续能否接力前两者,成为A股盈利修复的新动力,尤其是关税迷雾下逆周期对冲力度亟待加强,4月末政治局会议是重要窗口。

总之,随着市场进入4月业绩期,我们在“囤货”时,前期涨幅落后、但业绩改善预期较强的低位绩优方向仍是后续确定性较强的领域。


4 囤点信心

尽管美国加征关税的力度超出市场预期,但从本周市场波动后迅速企稳的走势来看,市场整体情绪是好于预期,显示出较强的韧性。

当前,市场又到了“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的阶段。

可能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比谁更悲观驱动卖出决策”和“比谁更坚定驱动低吸决策”这两种思想会频频交锋,而相应地,市场也可能在这样的波动中,出现值得关注的市场热点。

结合过往历次关税博弈后市场的表现,会发现其实这类外部冲击并非常态,由恐慌引起的波动往往不会持续很久,且修复速度较快。相反,可能还会在这些波动中,越发凸显出一些真正的、中长期投资机遇。

尽管短期关税可能还存在来回拉锯、反复博弈的情况,但是中长期看,也可能在拉锯中形成不错的布局时机。而当关税博弈结束或暂停,市场也可能迎来快速修复。

所以对于咱们投资者来说,“信心”可能是当下咱们最需要“囤”的东西。

当我们用积极、长期的目光来看当下的波动时,会发现,其实历史的浪潮总是伴随着风雨,但真正的舵手从不因风浪而丧失信心。


参考文献:

1、【兴证策略张启尧团队】以我为主,三条主线防守反击,兴证策略团队,尧望后势,2025年04月06日

2、【方正总量】关税扰动下关注内需和红利,沈重衡、燕翔,方正证券,追寻价值之路,2025年04月07日

3、【国信策略】中央汇金增持解读:以我为主显定力,外部扰动不足惧,国信策略,宏观大类资产配置研究,2025年04月09日

4、荀玉根 | 重估中国资产的现实基础:类比20年前,国泰海通策略,荀玉根思考,2025年03月31日


#黄金触及纪录新高!大涨原因是什么?# #股债汇三杀!专家:美国可靠性崩塌# #跨境支付概念活跃!行情逻辑是什么?#

股市如棋局,开户先布局,随时把握投资机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