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月财报季,本该是基本面因子对权益市场指引有效性显著提升的时刻,却在特朗普超预期的关税政策冲击下,重新回到政策预期计价。短短一周时间,中美关税政策对弈你来我往,资本市场的情绪也随之而动:
当地时间4月2日,特朗普公布对等关税措施:对全球征收10%的基准关税,4月5日生效;对美国贸易逆差最高的60个国家征收额外关税,其中中国商品面临34%的关税税率加征,将于4月9日生效。随后,中国商务部迅速11箭齐发,以同等力度反击: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限制中重稀土出口,并对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
当地时间4月8日,美方将此前宣布的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34%所谓“对等关税”,进一步提高50%至84%。随后,中方坚决反制再出“组合拳”,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84%关税。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将美国光子公司等12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当地时间4月19日,美国宣布将对“互惠关税”进行90天暂停,并将大多数国家的关税水平暂时降至10%,该措施即刻生效。美国还表示,在暂停期间,将重新审视相关政策。
此次关税风暴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巨震,权益市场与商品市场自上周五至本周一大多出现历史级别的波动,但A股市场在经历“黑色星期一”后迎来连续反弹回暖。
毕竟危机中总是孕育着希望和转机:
一方面,以中央汇金公司、全国社保基金、国资运营公司为代表的“国家队”连续出手增持,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资委等多部门协同部署政策优化,大型央企集团、头部保险机构、众多上市公司密集开展“真金白银”增持、回购等操作,多家公募基金也积极宣布自购。多方力量正在形成合力,维护中国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另一方面,回归本次市场巨震的导火索——贸易战本身,与2018年相比,当前我国CPI、PPI均处于历史低位,地产与库存周期完成深度出清,对美直接出口占GDP比重已明显回落,共建“一带一路”多边合作正逐步成为发展的新动能,以上种种都为政策腾挪提供了空间。反观当下美国,通胀上行风险和增长下行风险或将远胜于上一轮贸易摩擦期间,滞胀风险已显著升温,高关税壁垒下,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更大。
虽然恐惧未知、规避风险是人的本能反应,但当这种不确定性成为“新常态”后,做好准备应对已是必答题。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当下信心比黄金更珍贵,毕竟权益市场从不缺机会,恐慌之下的错误定价大概率将成为未来超额收益的来源。
回看2018年的A股,因为对贸易战不确定性的担忧,市场也曾出现恐慌下跌,但转折总是不会缺席,市场自19年起开启了新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当市场重回上升区间时,那些忧虑也一并烟消云散。
A股市场主要指数2018年以来走势

数据来源:万得信息,数据截取区间:2018.01.01-2025.04.09。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代表具体基金产品表现。
相比于2018年国际秩序初次转折,经过7年预期修正和经济结构调整,当下中美长期竞争的共识对权益市场的负面冲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剧烈,我们在看到全球局势不确定性的同时,更不应忽视中国经济的确定性变化。
本周以来,瑞银、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外资机构相继发布最新观点:
瑞银证券表示,从历史经验来看,近几日A股市场的走势或许已对潜在的负面影响大致完成了计价。目前,A股市场处于较低的估值水平,这为其提供了抵御下行风险的保护。
高盛表示,美国关税通过多重变量对中国股市的公允价值产生影响,且A股的策略性配置机会优于H股,在行业配置方面应继续倾向于消费板块。
摩根士丹利认为,短期内市场的波动性仍会维持在较高水平,而A股市场更具韧性,可将其视为用于对冲或分散风险的配置选项。
短期来看,全球关税混战不确定性冲击之下,各类风险资产或仍会呈现“过山车”一般的走势,投资难度增加在所难免。然而,从更长期的视角来看,周期轮动和均值回归是市场不变的主题。“危机”之下,相关板块机遇正在萌芽。2018年贸易战催生了半导体、新能源车等行业的国产化浪潮,而2025年政策更聚焦于科技与供应链安全,相关板块或迎来估值重构。因此面对当前的市场,我们或许可以在谨慎中保持乐观。
具体到操作层面,战略上保持信心与定力,战术上更不能忽视“配置”的重要性。投资者可以通过设定交易纪律和风控纪律,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动态调整投资策略做好“再平衡”。例如通过定投策略,在时间和空间上分散投资,降低市场波动的影响。
在这个“黑天鹅”常态化飞舞的时代,资产配置的价值不在于预测风暴,而在于构建抗冲击的弹性结构。当全球资本陷入“安全资产荒”与“成长性焦虑”的双重困境时,唯有通过多资产配置,才能在不确定性的惊涛骇浪中守护价值航船。这或许正是塔勒布在《反脆弱》中揭示的终极智慧:真正的风险管理,不是消除波动,而是从波动中汲取能量。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不代表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恪尽职守、谨慎勤勉的态度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经理以往的业绩不构成新发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购买基金时,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敬请投资者选择符合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的产品。
$华商新趋势优选灵活配置混合(OTCFUND|166301)$
$华商中证A500指数增强C(OTCFUND|022462)$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