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4月9日,中国太保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太保寿险与多家机构共同签订了上海科创三期基金合伙协议,拟设立上海科创三期基金。

来源:公司公告

公告显示,上海科创三期基金的总认缴出资额预计为80亿元,太保寿险作为有限合伙人,将认缴出资8亿元。除太保寿险外,参与方包括上海科创、上海国际集团、虹桥睿智、上港集团、上海信托、建元信托及宁和盛咨询。

中国太保在公告中表示,太保寿险参与上海科创三期基金的设立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现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公司通过参与设立上海科创三期基金,与上海科创三期基金参与方将进一步强化战略协同和业务链接,共同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01

基金管理规模将超200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由上海国际集团牵头,联合国盛集团、上港集团、国泰君安、上海信托、张江高科等基石投资人,上海科创基金正式以市场化母基金的定位诞生,目标规模300亿元,核心使命是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另据“上海科创基金”微信公众号显示,截至目前,上海科创基金已投资多支子基金,子基金签约总规模2500亿元,投资组合企业接近2500家,其中已上市企业超15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500家。

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重点产业方向以及核心赛道,上海科创基金系统化布局了一批在硬科技领域深耕多年、对产业链有深刻理解、产融资源丰富的子基金管理人,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数字化及人工智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链形成了较具规模的子基金及项目集群,累计投资上海的三大先导产业相关企业超过400家。

近八年来,上海科创基金积极打造全周期覆盖、全阶段接力、全方位策源的科创金融平台,引导各类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投硬,全方位、体系化助力上海创新策源、培育新质生产力。

此前,今年1月9日,在上海科创基金生态大会上,上海科创三期基金意向合作签约仪式正式举行。上海国际集团携上海科创基金与上港集团、长宁国投、上海信托、建元信托等新老投资人签订了上海科创三期基金合作意向。以三期基金启动为起点,上海科创基金管理规模将正式跨越200亿元里程碑。

上海国际集团介绍,发起设立科创三期基金,将进一步强化国有资本的引领作用和杠杆效应,推动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探索和拓展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科创生态发展模式,为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公告显示,上海科创三期基金的存续期限为八年,包括四年投资期与四年退出期,可根据上海科创三期基金合伙协议约定延长。

投资方向方面,上海科创三期基金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环保新能源等领域。

02

“一体两翼”科创基金产品列阵

科创企业具有投入高、周期长、研发及商业化不确定性高等特点,迫切需要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持续陪伴和助力。上海科创集团总裁杨斌在“上海科创基金生态大会”上表示,“上海科创基金能够整合各类资本、资源,为各个阶段的科创企业提供全产业链协同、全生命周期陪伴和全方位资源加持。”

自2017年12月召开第一次投决会,到2018年5月首次出资子基金,到2021年6月22日最后一次投决会,上海科创一期基金正式完成了全部投资布局。在这其中,有54亿元投向了行业内45支头部GP,包括红杉中国、腾讯投资、顺为资本、GGV纪源资本、君联资本、经纬中国、高榕资本、源码资本、华登国际、中芯聚源、礼来亚洲基金、启明创投等众多知名投资机构,构建起一个强大且多元的投资生态网络。

上海科创一期基金投资版图广泛且深入,全面覆盖了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等科技创新领域,培育了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领先产品的优秀科创企业。据悉,在一期基金中,上海科创基金直投规模为8.5亿元,一共投资了24家企业。包括比亚迪半导体、宜明昂科、沐曦科技、曦智科技、芯驰科技、清陶发展、三迭纪、擎朗智能等。

稳健的投资策略和积极赋能的效应下,上海科创基金在一期基金的投资组合中诞生了超过40家IPO企业,包括中芯国际、心脉医疗、正帆科技、小鹏汽车、微泰医疗等,其中在科创板IPO的有22家企业。

2021年,在上海国际集团、国盛集团、国泰君安、上港集团、张江高科、上海信托等一期LP继续支持的基础上,上海科创二期基金引入了太保集团、嘉定国资集团等新LP。

据了解,上海科创二期基金聚焦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环保新能源等四大方向,重点关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产业互联网、5G相关、金融科技等细分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国际集团在一期、二期科创母基金运作基础上,发起设立了规模15亿元的S基金并持续打造目标规模100亿元的科创系列接力基金,发起设立了布局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的国际创领系列早期硬科技基金,带动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科创企业投资接力、进入早期投资领域,打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初步构建以母基金为本体、S基金和直投基金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科创基金产品列阵。

03

险资布局,长线资金入场

长久以来,保险机构作为股权投资市场重要的长期资金投资者,也是股权投资背后“耐心资本”的代表,自2010年首次明确允许险资开展间接股权投资以来,针对投资标的基金的限制呈现逐渐放松的趋势。

作为长线资金代表,险资对于优化股权投资市场资金结构、提供长期稳定资金供给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推动下,长期资金进入一级市场正在出现积极变化。

4月1日,据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消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从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机制、产品体系、专业能力和风控能力建设出发,提出7方面20条措施。

4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高了险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

《通知》中规定,“保险公司投资单一创业投资基金的账面余额占该基金实缴规模的比例不得高于30%”,这将保险公司对单只创业投资基金的最高投资占比从20%提升至30%。从市场方面来看,这对股权投资行业来说,是巨大的支持和利好:险资的大体量、长周期属性,天然匹配股权投资的期限配置,在促进投资收益持续稳定和有效的分散风险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关数据显示,险资自2023年以来进一步加大对股权投资行业的布局,超50家险资参与了对私募股权基金的出资。综合来看,保险私募股权的投资重点主要聚焦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与保险主业密切相关的养老和大健康领域,一方面是国家战略支持的重点领域,包括新基建、新能源、科技制造等行业。

中国太保此次入股上海科创基金三期,无疑是其在股权投资领域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相信在未来,随着更多险资的加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股权投资市场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想炒股,先开户!选东方财富证券,行情交易一个APP搞定>>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