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1. 美股/全球反弹后,目前市场进入什么状态?

2. 接下来操作策略上有哪些安排?

 PS:昨天文章被嘎,今天尝试重发。

一、目前市场进入什么状态?

今天的反弹,是全球性的。


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两天前写的文章《大跌升舱!但先理清思路再动手》,当时为了提前面对可能一触即发的大反弹,做好升舱准备,我特意写了升舱的大背景。


事实证明,人为造成的市场打压,被人为的化解了。

但,这是暂时的。

接下来,还有新的问题。

如果一周前,全世界人民都是懵圈的,那么,通过“特别棒”这一周的表演,我们从中能看出什么?

 美债,是重中之重。美股,是次要的。

很可能因为长期美债连续大跌,造成了政策暂停,否则,可能演变为金融危机。

因为美债上有巨大的基差交易,有巨大的杠杆。

但凡有杠杆的东西因为突发事件冲击而导致连锁平仓,其结果,相比大家近些年都屡见不鲜了吧。

另一方面,压低长期美债收益率是“特别棒”的核心政绩目标之一。

为了让美国政府的赤字率回归到可持续的3%以下(目前6%+),需要压低美债收益率(因为美债是政府借的,利息是要美国政府来偿还的)。

而他的关兑,让美债被大幅抛售,美债收益率大涨,与政绩目标背道而驰,所以暂时延缓政策。

讽刺的是,这货竟然在发布政策前,发推让人买股票。

还记得他在当选的时候发了一堆数字币么?


其它原因还有马斯克等一众金主反水等原因,昨天咱们说过了,不赘述。

 当局在为市场托底

这次延迟,市场相信美国当局在关键时刻会出手干预,防止市场崩溃。

但要与上面一条放在一起看 —— 重中之重,是美债,而非美股。

所以,接下来我们如果继续加舱美股(当然要加),首先不要认为对面会救股市,而是优先从债市风险角度出发,去分析。

回到开头,当前的市场状态是怎样的?

1、 推迟(不是取消)导致大涨。但关兑并未解决,对全球普遍征收10%,并未延迟我们的关兑,双方继续对抗,还没开始较好的谈判。(但最终会谈的,只是未到时候)

2、 美股短期有扎空行情。很多人赌关税会落地,提前做空了,结果政策反转,他们被迫买入平仓,推高了市场反弹。

3、 美国当局在关键时刻(尤其美债出现风险时),很可能出手干预。手段包括政令内容和节奏调整、美联储降息。

4、 美国经济放缓预期和衰退风险仍在。高盛今天的报告,在关兑延迟后,给美国GDP预期0.5%,衰退风险45%。

 

二、接下来操作策略上有哪些安排?

美股:

重要的是疑似摸到了“特别棒”的底线,知道当局可能托底的动机,那么美股加舱就变得有迹可循。

关兑事件并未真正解决,因此短期反弹、空头平仓后,美股可能暂时失去上涨动力。回落正是机会,趁市场还没完全安心,借调整我打算继续升舱,这次可能加些纳指。(标普的限额太痛苦了)

港股:

 昨天升舱的策略是正确的,不然今天会很尴尬。

 虽然今天继续大涨,但全球皆涨,是市场情绪的反弹。

 与美股一样,等冷静下来后,短期买盘减弱,市场调整回来继续找机会升舱。

有一个看起来的好消息:

原本美国打算对英伟达的H20追加限制禁令,但现在暂停了计划。

尽管是“阉割版”,H20对中国发展AI依然重要,因为它依然优于国产芯片,并且国内短期无法大规模自产替代品。这意味着,允许H20出口,实质上还是在帮助我们维持一定的AI发展速度。

对中国AI技术研发利好(模型训练、推理),就是对港股的AI核心公司利好。

目前我是这样认为的。

我的今日策略:

 美股观察今晚市场调整的情况,不认为会调很多,如果今天能调,明天或许考虑升舱。

 港股同样等调整后,再升舱。目前这个位置距离上方横盘区不远,不需要追。

 

——以下是:股市消费记录——

美股

1. 标普:非卖品,找机会升舱。

2. 纳指:无,找机会升舱。

中国资产

1. 港股通科技30:昨日升舱,近期等回调再升。

2. 东证红利低波:在舱。

***做合格金融消费者,从记账开始!***

海外消费记录:


国内消费记录:


 

<分享增量信息,提升决策质量。记录真实消费。如果你感兴趣欢迎点赞关注,留言讨论,咱们交个朋友。>

风险提示:以上为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纳指ETF(SZ159941)$ $恒生科技指数ETF(SH513180)$ $纳指ETF(SH513100)$

#强势机会##跨境支付概念活跃!行情逻辑是什么?##内循环主线有哪些?行情持续性几何?##反向代购潮来了?“即买即退”引爆免税股##社区牛人计划#

股市如棋局,开户先布局,随时把握投资机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