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权益礼包,开户即送

2025年3月31日,境外上市备案新规实施满两周年,中国证监会召开境外上市备案管理跨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全体会议,会议表示将继续完善制度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强化各部门政策衔接、监管协同和信息共享,更好发挥协调机制作用,为企业境外上市提供更加透明、高效、可预期的监管环境;且继续推动资本市场“惠港5条”政策落实落地,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据LiveReport大数据统计,一季度境内企业备案数量同比飙升40%,港股市场以强劲势头成为企业上市首选,而美股IPO通过率却遭遇“腰斩”,整体审批周期延长。

          

2025Q1备案企业数量增长40%,医疗、科技是两大亮点         

据LiveReport大数据统计,2025年Q1在证监会备案的境内企业共77家,相比于去年同期增长40%,其中赴港上市的境内企业明显增加,赴美上市企业有所减少。          

从行业分布来看,医疗保健、软件服务、工业制造依旧是行业前三甲,合计占比六成。不仅有恒瑞医药这种创新药龙头来港“A+H”上市,也有维立志博、轩竹生物等生物医药公司通过18C章来港上市;         

同时,科技企业也是一大亮点,智能驾驶企业福瑞泰克、“AI+”企业文达通股份、诺比侃、群核科技等也纷纷在今年向港交所递表。         

从上市结构来看,境内企业直接境外上市(H股)上市有41家,其中包含恒瑞医药、宁德时代等5家“A+H”上市企业,占比超五成;申请间接境外上市的企业共24家,其中普通红筹架构的企业19家,VIE架构的企业仅2家,数量大幅减少。           

从时间分布来看,企业主要在2月备案,数量达41家,与年前企业密集递表递表港交所相呼应。        

      

美股IPO通过数“腰斩”,审核耗时整体延长              

据LiveReport大数据统计,2025年一季度通过备案的企业共43家,相比于去年同期减少了10家,其中,美股IPO通过数相比同期直接减半。

上市架构来看,H股上市企业10家,普通红筹架构企业21家,VIE架构5家,分别是Metalight、找钢网、手回科技和量化派科技。         

从审批时长来看,港股IPO、美股IPO及股份“全流通”整体相比于2024年耗时有所延长,特别是申请股份“全流通”企业的平均所需天数从两位数到三位数。         

境内企业直接境外上市(H股)的平均审批时长相对2024年有所延长,其中虽然有宁德时代以25天打破备案通过时长记录,但蜜雪冰城、沪上阿姨、迅策科技、吉宏科技审批时长都超过300天,整体平均数被拖累。            

普通红筹架构的境内企业备案平均时长有所下降,VIE架构企业备案平均时长大幅增长37.8%至401天,其中量化派备案时长接近600天,可见时间成本有多高。


恭喜解锁12个月手机L2专属领取资格,立即领取>>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