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金融八卦女作者:月月
· · ·
如果用一个动作来概括去年的银行业,业内有一个普遍的共识——稳净息差。
随着上市银行年报的陆续披露,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受市场利率下行影响,银行业净息差仍普遍承压。业内人士预计,2025年净息差仍将收窄。
在此背景下,宁波银行交出的成绩单显得尤为不易:2024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均保持增长,总资产首次突破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超过15%,同时净息差为 1.86%。
不仅如此,宁波银行的年度分红再次如期而至。据宁波银行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公司拟向普通股股东派发现金红利,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元(含税),预计派现金额合计为59.43亿元。
既能保持高增长,还能维持高分红,宁波银行的经营密码是啥?正如年报致辞中所说:
“当前,银行业正处于大分化、大变革的关键节点,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分化,我们始终坚信,唯有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以长期主义锚定价值创造,方能行稳致远。”
1.
/ 夯实资产质量底盘,
不断优化盈利结构 /
2024年,对于银行业而言是尤为不易的一年。
受净息差持续收窄、行业分化加剧、盈利能力承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前所未有的复杂,商业银行整体面临着一个难题:如何顶住息差压力,维持稳健经营?
从年报数据来看,宁波银行算是商业银行中的佼佼者。
2024年,宁波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66.31亿元,同比增长8.1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1.27亿元,同比增长6.23%;非利息收入186.38亿元,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27.97%。
营收、净利润能保持双增长,说明净息差保持了较强韧性,维系住了宁波银行的利润空间。2024年,宁波银行净息差为1.86%,相较2023年仅下降了2个pb,在当前环境下实属难得。
具体到经营策略来看,过去一年,宁波银行主要在优化盈利结构和夯实资产质量两个方面下功夫。
和很多商业银行不同的是,宁波银行致力于打造多元化的利润中心。年报提到,目前公司本体有公司银行、零售公司、财富管理、消费信贷、信用卡、金融市场、投资银行、资产托管、票据业务9个利润中心。
此外,在子公司方面,宁波银行还拥有永赢基金、永赢金租、宁银理财、宁银消金4个利润中心,分别实现净利润2.55亿元、25.51亿元、7.44亿元、3.03亿元。
不难看出,宁波银行的业务不仅多点开花,还都实现了不错的收益,是整体业绩保持高增长的一大原因。
当然,在行业下行周期,资产质量永远比业绩增速更重要。对此,宁波银行风险管控根基牢筑,夯实资产质量底盘。
截至2024年末,宁波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2.6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76%,自2007年上市以来已连续17年保持在1%以下。拨备覆盖率为389.35%。
此外资本充足率为15.32%,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0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8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59%,总资产收益率为0.93%。
截至2024年末,宁波银行总资产达到31252.32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大关,比年初增长15.25%。
从质和量两个维度来看,宁波银行的风控指标均保持了行业内较好的水平,也再一次印证了这家银行所坚持的“经营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理念。
2.
/ 引金融“活水”,
践行服务实体经济使命 /
值得一提的是,银行业整体净息差收窄,主要原因是要在“让利实体经济”和“维持自身盈亏”之间寻找平衡。
难得的是,保持高增长的宁波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依然不忘初心,始终将“支持实体,服务中小”作为经营宗旨,多年来持引金融“活水”,深入践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使命。
过去一年,宁波银行持续加大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贷款及垫款在总资产中的占比持续提升。
截至2024年末,贷款及垫款总额14760.6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83%。发放贷款及垫款占资产总额的比重为45.99%,较上年末提高1.23%。
值得一提的是,自“五篇大文章”被定调为金融领域的顶层框架后,宁波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通过完善“专业化、数字化、生态化”的普惠金融体系,持续加大普惠信贷投放力度,落实专属优惠政策,做好资金接续周转,积极拓展“首贷户”,借助数字化和平台化赋能,提升客户服务质效。
2024年末,宁波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客户27.78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9.18%;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35%。
普惠金融也是宁波银行深耕零售业务,打造差异化优势的重要一环。
去年以来,宁波银行通过积极推进个人信贷产品和业务模式迭代升级,持续推进消费信贷业务的线上化、场景化,助力消提振费。
截至2024年末,个人贷款和垫款总额为5577.3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96%。其中个人消费贷款35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39%,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为24.22%。
这也与今年3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的“强化信贷支持”不谋而合,深耕江浙沪区域的宁波银行,以多年的经营奠定了坚实的客群基础,形成了良好的客群运营能力。
3.
/ 金融科技赋能,激活发展新动能 /
当前,衡量商业银行发展的还有一大指标——金融科技。数字化浪潮下,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着行业的格局,科技创新也成了突破传统服务边界的核心引擎。
在数字化赋能进程中,宁波银行借助金融科技,用“科技+系统”打通客户数字化的堵点,通过开放银行,将银行的系统无缝对接到客户的数字生态中,并结合实体企业的需求,全面升级鲲鹏司库、“五管二宝”等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具体来看,去年,宁波银行上线APP“五合一”版本,引入波波知了、设备之家、美好生活服务,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并还成为首批鸿蒙原生应用,并与小艺智能体联动,提升技术在金融服务中的应用支撑。
报告期末,宁波银行APP个人用户数1,452万,较上年末增长45%;宁波银行APP企业用户数35万,较上年末增长29%。
不仅如此,宁波银行还通过金融科技赋能企业发展,进一步拓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发布鲲鹏司库,为企业司库建设提供全流程保障;二是持续升级财资大管家产品,满足集团资金管理需求;三是打造票据数智化管理功能,推出新型云直联模式;四是通过外汇金管家产品,提供全新的“航运速汇”服务,客户使用更加便利、企银互动场景更加丰富。
此外,在人工智能席卷千行百业的发展形势下,宁波银行也积极进行了尝试,探索新技术应用应用,拓展大模型技术平台体系,在财富管理、零售公司、客服中心等领域进行了场景试点验证。
年报显示,宁波银行每年将5%左右的营业收入投入到金融科技建设中,目前全行已拥有400多套科技系统。
总的来看,依托“宁行云”品牌,宁波银行提供丰富的金融科技产品与专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升级金融科技服务模式。并加强总分支行高效联动,打造全功能团队,拓展金融科技的应用场景与服务能力,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以数字化推动经营模式转型,宁波银行在做好“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上,正在越做越深。
值得关注的是,年报发布后,截至4月10日,有11家机构更新了宁波银行评级。
其中,9家机构认为“买入”,4家机构认为“增持”,3家机构认为“强烈推荐”,2家机构认为“推荐”,2家机构认为“优于大市”,1家机构认为“跑赢行业”。
国盛证券认为,中长期维度,宁波银行在当前环境下客户经营质效仍稳步提升,16个利润中心广开门路,未来兼具稳定性与成长性,维持此前“买入”评级。
浙商证券认为,宁波银行2024年拟分红比例22.8%,较2023年大幅度提升6.8个百分点,截至2025年4月9日,对应的2024年股息率3.85%,充分展示宁波银行回报股东诚意。
通过高分红与投资者共享经营成果,宁波银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