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公告称,同意中信保诚人寿增加注册资本25亿元,由48.6亿元人民币变更为73.6亿元人民币。
增资完成后,中信保诚人寿的两位股东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保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不变仍为50%,对应注册资本均为36.8亿元。
资料显示,中信保诚人寿成立于2000年,前身为中英合资人身险公司信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由中信集团和保诚集团联合发起创建,自成立以来,中信保诚人寿的中外方股东一直各自持股50%,无控股股东。
值得关注的是,这并非中信保诚人寿股东首次对其增资。2023年12月,中信保诚人寿就曾发布公告,宣布两家股东将分别向其增资12.5亿元,加上此次的25亿元,中信保诚人寿已累计获得增资50亿元。
而中信保诚人寿的股东之所以频繁增资,与其自身的业绩表现和偿付能力息息相关。
数据显示,2021年以前,中信保诚人寿的业绩表现较为稳定。2018—2022年,中信保诚人寿的保险业收入分别为153.85亿元、213.44亿元、233.61亿元、268.27亿元、311.8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04亿元、18.2亿元、25.31亿元、29.15亿元、10.96亿元。
然而,2023年开始,中信保诚人寿盈利能力急转直下。2023年,其保险业务收入为315.82亿元;净利润亏损7.96亿元;综合偿付能力和核心偿付能力分别为187.88%和94.04%。
2024年,中信保诚人寿亏损进一步加剧,净亏损已高达17.65亿元。不过在获得增资后,其偿付能力有所回升。截至2024年末,中信保诚人寿的综合偿付能力和核心偿付能力分别为245.14%、143.64%,同比分别上升58%、51%。
在业绩承压的同时,中信保诚人寿的高层也处于动荡中。2023年6月,其董事长黎康忠因个人原因辞职,此后该职位一直空缺。直到今年2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复由李存强出任中信保诚人寿董事长一职。在此期间,中信保诚人寿原总经理赵小凡也提出辞职,后由常戈接替。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