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今年1-2月的时候,当时美股刚开始有下跌态势。
当时不少人正在做2025年投资规划,其中一个大项就是:如果纳指这次给上车计划,一定越跌越买。
随后进入4月,川普的巨大不确定性使得全球资产都在剧烈波动!
结果,这时,之前信誓旦旦说“每跌5%就加一份”的人在被巨大恐慌和焦虑情绪淹没后,做出的决定是:先清仓退出来,等企稳再进。
理论上,在目前这个不确定性巨高的时候,做出“先减仓观望”的决定,看似是对的。
但是真的很容易再次踏空。
因为,我们真的很难判断什么时候是企稳?
而且,一旦触底反弹,连续两天都是暴力拉升,等反应过来,经常又涨了很多了。
所以,在4月初,在川普超预期关税风暴下,我的选择是抑制住恐慌情绪对我的干扰,按计划加仓。
当时在3月底的时候,我就说,如果“恒生科技”真回调,我就会跟纳指一样,每跌5%加一份。

我是在4月3日建仓恒生科技,每跌大概5%加仓一笔。目前有2%持仓收益率!

4月3日,当时恒生科技还在急速下跌,完全没有“企稳”的架势。
当时,我还在跟朋友说:我们这个时候就加仓,算不算“接飞刀”?
但是,转念一想,买恒生科技的心态还真不一样。
因为我是心心念念在等它跌~
一是因为之前我比较早的时候就卖飞了,心里一直想着.....
二是在“中国资产价值重估+全球资金高切低”的背景下,恒生科技真不错。尤其是这像腾讯这些科技龙头,不仅便宜,自己还在持续回购。截至4月3日, $腾讯控股(HK|00700)$ 今年以来已经进行了20次股份回购,累计回购金额186.23亿港元,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0.6%!
三就是估值又回到了“低估值区间”,截至昨天4月14日,恒生科技指数的近5年PE百分位处于8.35%分位,代表现在的恒科比历史92%的时间都更便宜。

恒生科技的ETF还真不少,在产品本身没有差异化的情况下 ,我这次是直接选的全场费率最低的 $恒生科技ETF基金(SH513260)$ ,它应该是目前全市场所有恒生科技相关ETF中,管理费率最低的,唯一一只管理费率是0.15%。
我看了一下,虽然4月2日川普公布离谱关税后,恒生科技一直在跌,但是513260的份额数是一直在涨!说明“抄底资金”都知道要选费率最低的~~

另一只按计划加仓的就是美股基金 $广发全球精选股票(QDII)人民币C(OTCFUND|021277)$ :

选这只是因为在2月建仓时,其他纳指100指数基金基本上没啥额度了,这只主动基金额度比较充裕。
更关键的是,当时看去年4季报,很认可基金经理的配置思路:美国科技股为主,高分红股为辅。
投资,为什么很难从“知道”到“做到”?
我们来回忆一下:
从后视镜来看,明明知道“低买高卖”才是正确的,但是总是忍不住“追涨杀跌”;
回顾过去的基金走势,每次都下定决心要“越跌越买”,但是总是在大跌后就不敢加仓。
我认为这一切的根源来自“焦虑”!
人一旦“焦虑”就会失去理性,导致行动变形。
就像最近的“美债”一样。
可能最开始大家买美债基金都是小仓位做个海外资产配置。
但是,上一周,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伴随着各种说法都来了,比如美债违约和美元变废纸等等。。
一下子就慌了,赶紧清仓卖出。
所以说,“逆人性”是真的太难了~~
我一直隐约感觉,在投资中,当身边越来越多人都开始认同一件事情时,这个事情反而可能要出现逆转。
比如去年,越来越多人开始认为美股YYDS......
放在现在,就有2个资产开始出现这种倾向。
1、越来越多人开始认为“黄金还要涨,即便跌也不会大跌”。
2、美国药丸,美元要变废纸,美债要崩。
Anyway~
不做这些预测,因为就我们这些普通人,根本没有足够的信息和模型去做分析预测。怎么可能预判得对~~根本把握不住。
所以,对咱们来说,唯一能把握住的只有2件事情:仓位控制、按计划买卖。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