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青岛分局一则批复显示,海尔消金副总经理韩祥永获准升任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被视为填补总经理职位空缺超一年后的关键人事调整。这一变动背后,折这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高速扩张与合规平衡中的复杂挑战。
自2024年1月原总经理张西铭因个人原因离职后,海尔消金总经理一职由董事长李占国代行职责,直至2025年4月11日韩祥永正式获批主持工作。公开资料显示,韩祥永系海尔消金创始团队成员之一,自2014年公司成立起担任副总经理,分管法务合规、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内控板块。市场普遍认为,此次任命是韩祥永接任总经理的过渡性安排,其职业路径与前任总经理黄应华(从主持工作副总转正)高度相似。
值得关注的是,海尔消金近年高管层更迭频繁:2020年至今,副总经理叶巍、黄鹏等人相继离职,管理层稳定性屡遭质疑。业内人士指出,韩祥永的晋升或为缓解管理真空,但其能否在消费金融行业强监管、高竞争环境下带领团队突破瓶颈,仍需时间验证。
从业绩来看,海尔消费金融线上业务撑起九成江山。
据数据披露,2024年海尔消金实现营业收入31.68亿元,同比增长27.28%;净利润4.45亿元,增幅达21.92%。截至年末,公司总资产规模突破293.48亿元,同比增长11.73%,近五年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亮眼数据的背后,业务结构转型与科技投入成为核心驱动力。
目前海尔消金近90%业务集中于线上现金贷,其中66.42%流量来自海尔生态入口(如海尔智家APP)及自有平台“够花”APP,剩余部分通过与互联网平台合作获客。相较之下,线下场景业务持续收缩,教育和医美分期贷款余额从2022年的17.48亿元降至2023年的13.24亿元,战略重心加速向线上迁移。
2024年,海尔消金通过发行三期ABS(累计46.5亿元)及15亿元金融债拓宽融资渠道,票面利率最低至2.03%,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公司引入大数据与AI技术优化风控模型,贷前审批通过率提升2倍,获客成本下降50%。
截至2024年末,海尔消金不良贷款率攀升至2.38%,较2021年上升0.32个百分点。
此外,公司股权结构合规性亦存隐忧。当前海尔集团持股比例为49%,略低于监管要求的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出资人持股不低于50%的规定。业内人士推测,未来或通过股权结构调整、增资扩股等方式满足合规要求。
据了解,海尔消金正加速布局差异化赛道。2024年推出的“智家分期”产品,以0息分期覆盖家电以旧换新场景,带动客单价提升2.7倍,目前已链接超1.1万家线下商户。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依托海尔集团产业生态,强化B2B2C模式,并探索绿色消费金融等创新领域。
“消费金融行业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持牌机构需在合规框架下平衡规模与质量。”某券商分析师指出,海尔消金若想巩固市场地位,需尽快解决管理层稳定性问题,同时优化风控体系、压降融资成本,并在普惠产品创新上寻求突破。(姜林燕/文)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