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股市场迎来全面反弹,其中消费板块表现亮眼。资金方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4日,港股可选消费板块,南向资金近一月、近一季净买入分别为568.65、1589.91亿元,资金流入位居各行业榜首。
资金持续涌入的背后,是对港股消费的持续看好。政策层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5年3月16日联合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8方面30项重点任务,包括设备更新、以旧换新等政策,直接刺激了消费需求释放。而在前期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将新型消费和情绪消费(如潮玩、动漫衍生品等)纳入政策支持范围,这与港股消费板块中新兴业态的占比较高形成共振。
相比于A股消费板块以传统消费为主导,白酒、白电、养殖业等行业占比较高,呈现出高度集中化特征。港股消费则在非酒精饮料、餐饮、纺织服装(运动品牌)、OTA公司、新兴消费领域有较多稀缺性公司。整体来看,港股消费更贴近民生消费与情绪消费,对政策刺激(如促消费补贴)和短期消费数据(如节假日销售)的反应也更直接。
此外,港股消费在市值分布上更为均匀,具有更高的弹性,叠加港股消费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伴随对港股消费板块企业盈利预期的改善,港股消费受到市场资金的追捧。其中跟踪恒生消费指数规模最大的场内基金恒生消费ETF(513970),成为投资者布局港股消费的重要工具。
资料显示,恒生消费指数采用行业、流动性、市值三级筛选机制,聚焦大众日常消费领域,在确保流动性的基础上,选取市值排名最高的50只股票作为成分股,指数广泛覆盖情绪消费行业与新经济领域,涵盖潮玩企业、连锁影院、智能家居等,形成包含衣食住行的完整消费生态。同时,基于 ESG 标准,主动避开烟草、行业,契合长期价值投资理念,更具可持续性和投资吸引力。事实上,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年轻客群崛起,消费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在此背景下,汇聚大众日常消费龙头企业与新型消费的恒生消费指数,投资价值日益凸显。
与港股市场的其他含科技股在内的消费指数不同,恒生消费指数专注消费本质。同源同期数据显示,以恒生一级行业分类为口径,恒生消费指数必需性消费行业占比为31.4%,非必需性消费行业占比为68.6%,可谓100%纯消费。从当前估值来看,Wind数据显示,恒生消费指数4月24日市盈率(TTM)为17.35倍,位于近十年从低到高的17.82%分位,当前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对于想要布局港股消费的投资者而言,$恒生消费ETF(SH513970)$紧密跟踪恒生消费指数,一键布局50只涵盖日常刚需和年轻客群情绪消费等多领域的核心消费标的,是投资新消费的便利工具。其联接基金恒生消费联接(A类:019102,C类:019103)则为场外投资者提供了便捷路径。
除了消费板块,港股市场的科技、创新药等板块也相继迎来反弹,一些特色化赛道的ETF成为了投资者的新选择。近年来,景顺长城基金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打造了追求国际化视野、定位特色化的ETF产品线。在港股市场相继布局科技、创新药、消费、红利等方向的产品。除恒生消费ETF(513970)以外,还有$港股科技50ETF(SH513980)$、$港股创新药50ETF(SH513780)$、港股红利低波ETF(159569)、港股央企红利50ETF(520990),关注港股的投资者可通过其ETF更高效便利地配置相关赛道。
文章来源:新浪财经
风险提示: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货币基金投资不等同于银行存款,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任职机构立场及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