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报出炉,科技、消费、关税等关键词高频出现,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如何应对?后市如何演绎?今天我们通过基金经理的观点来聊聊,市场都发生了些什么?行情变化太快,我们该怎么操作呢?


姜永明丨财通资管总经理助理,权益投资总监

扩内需成为拉动经济恢复的关键

财通资管价值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回顾:

回顾一季度,科技板块呈现出大幅上涨后收敛的过程,算力、机器人、AI医疗受政策、高景气等因素推动上涨;同时,关税、供需博弈下贵金属和大宗金属普涨,有色板块跑赢市场。3月开始,市场回归震荡,消费和顺周期板块低位补涨,也改变了年初以来科技牛的单主线。

报告期内,基金运作保持平稳。考虑到全年可能处在弱增长、低通胀初期,伴随美国贸易孤立主义升级的宏观环境,但国内政策稳增长、扩内需、防风险、惠民生的态度明确。基于以上判断,我们一季度战略性地加持了顺周期和消费品持仓。从3月春糖调研看整体行业符合预期,需求有触底迹象,我们关注弱Beta下选择强化自身Alpha的公司。此外,随着经济逐步企稳复苏,上中游板块利润也有望逐渐好转,因此组合保持了一定的周期成长板块配置。科技成长风格组合相对市场偏低配,以自下而上选股为主。

展望:

展望二季度,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冲击超预期,扩内需成为拉动经济恢复的关键,而消费是政策发力的重要抓手,也成为市场的焦点和分歧点。投资机会通常就孕育在分歧中。配置策略上先消费后成长,即首先关注内需复苏、积极财政下推动PPI企稳后带动企业盈利上行的机会,其次在成长板块内分散配置,关注消费电子、半导体国产替代、光伏和锂电等新能源周期触底板块的投资机会

观点来源:财通资管价值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1季度报告,截至2025.03.31


王浩冰 | 权益公募投资部权益投资副总监

重点配置顺周期、独立成长个股和科技板块

财通资管均衡臻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回顾与展望:

2025年一季度,A股市场整体维持震荡态势,期间各类新兴产业进展频现,市场交易热度和风险偏好保持在较高水平。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成长空间较大的科技制造板块如机械、汽车、计算机等,以及部分周期行业如有色、钢铁等相对涨幅较大;而煤炭、石化、地产等板块跌幅相对靠前。

我们仍然坚持风险收益比策略,寻找定价合理的优质公司进行配置。目前,产品重点配置于以下领域:1)与经济有一定相关性的顺周期板块:如汽车、交运、食品饮料、纺服等板块;2)独立成长的个股:主要分布在电新、军工、医药、化工、有色等板块;3)受益于科技突破及国内科技政策的板块:如电子等板块。

观点来源:财通资管均衡臻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1季度报告,截至2025.03.31


于洋丨权益公募投资部基金经理

在中长期发展有确定性的方向上寻找优质公司

财通资管消费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回顾:

2025年初市场初始表现较为强劲,特别是在春节后DS影响不断扩散的背景下,以AI算力为主导的TMT板块表现较为抢眼,同时人形机器人板块也在Q1成为贯穿始终的强主题板块而表现靓丽。但经过连续上行后,临近季末,成长板块出现一定幅度调整,但相对于红利等风格来看,偏中小市值风格个股在一季度整体表现依然领先。

组合在Q1依然坚持价值成长风格未有变化,我们认为随着算力成本不断下行,有利于培育相关应用产业发展,尤其是在医疗、教育等已经初露端倪的行业,我们预计未来或将有明显变化。除此之外,组合依然延续前期配置思路,对于基本面趋势更加明确的细分赛道继续逢低进行加仓,继续遵循自下而上选择具有估值吸引力、后期仍具有一定成长空间的中长期成长标的的标准。

展望:

展望下一阶段,我们维持四季报时的观点,即随着一些有力政策陆续推出,市场或已寻得底部区域,对于后期市场我们将采取更为积极操作策略,在海外不确定性明确加大的背景下,未来内需板块或仍将有较好的投资机会,管理人也将紧盯相关政策及数据变化,择机予以组合配置。未来一个季度,我们仍会继续加强对组合内配置板块景气度的紧密跟踪结合市场行情变化,在中长期发展有确定性的方向上寻找配置价值显著的优质公司,不断优化组合结构,以期有所回报。

观点来源:财通资管消费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1季度报告,截至2025.03.31


包斅文丨科技硬核实力派

更看好产业趋势发展明确的AI和国产替代

财通资管数字经济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

回顾:

2025年一季度市场呈现两级分化的特点,年初市场由于对2024年四季度业绩承压和商誉减值等风险有待释放,因此相对比较谨慎,市场也出现了明显调整。随后随着市场企稳,流动性恢复,市场逐步开始恢复,今年春节deepseek大模型效果惊艳,拉近了与海外先进模型的水平,因此市场对国内AI的发展会更有信心,相关的IDC、液冷、柴发以及AIagent表现抢眼,另一方面海外AI产业链由于受到算力通缩的影响,与国内形成了反差,我们也因此早在去年三季度清空了海外算力产业链避免了损失。报告期内,本基金在年初市场下跌风险释放后增加了仓位并调整了组合的进攻弹性,聚焦数字经济优质赛道,板块配置主要偏向AIDC相关的产业链、端侧SOC和AI应用的软件传媒行业,另一方面是以有并购预期、稀缺性比较强的半导体国产替代龙头公司,个股配置立足安全边际和业绩的确定度和兑现度。整体上组合以持有长期逻辑较好且估值合理的标的为主,择机对AI和国产替代等偏成长板块进行了逢低布局。

展望:

展望2025年二季度,关税影响或许会带来国内政策的加码,但加码的过程并非一片坦途。从行业配置上我们更看好产业趋势发展明确的AI和国产替代。我们认为本轮AI行情或许不同于2023年的二季度,今年的AI应用国内需求会起来这背后的原因主要因为我们的模型迭代速度在加快,并拉近和海外先进模型的发展水平,另外从我们微观观察下来b端应用成熟度和商业模式跑通或领先c端先发生。

对于2025年二季度A股市场,整体上我们依然认为会呈现经济弱复苏流动性充裕背景下的结构性上涨的特征。但需要警惕估值过高板块尤其海外景气度边际变弱带来的回撤风险,行业景气度边际改善、估值性价比是2025年获得超额收益的关键。中期来看,依然看好AI应用和国产替代相关板块。2025年,我们预计TMT相关板块景气度有望持续,同时科技创新领域展望未来AI、半导体国产替代、智能制造、无人驾驶创新不断,因此我们看好计算机软件、半导体行业带来的投资机会

观点来源:财通资管数字经济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1季度报告,截至2025.03.31


林伟丨资深消费买手

新零售变革在今年将是核心主题之一

财通资管品质消费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

回顾:

一季度组合表现先抑后扬底部震荡上行,相对收益负偏离逐步收窄,整体市场偏好有一定回归,我们对组合核心持股的基本面进行了深入跟踪调研,确保行业和业绩趋势持续。组合操作上我们维持了一定的换手率来抓取更多机会。预计随着刺激内需消费政策的逐步落地,消费行业的投资机会会逐步显现出亮点。

目前组合配置仍然是均衡消费窄基风格的组合,核心持股变动小并换手不高,组合持股集中在消费主题范围内,思路按照从下到上逻辑的选股。持股主要涉及电动两轮车、宠物、零售,轻工消费品,酒类成长性标的,社会服务业、新零售等板块。我们会根据市场热点和预期兑现情况,动态调整组合,保持在活跃市场中组合的灵动性。

展望:

从消费基本面角度仍然比较疲弱,传统消费品板块如白酒、食品饮料,预计短期压力消化后或逐步走出右侧。轻工消费品板块开始显现出更多的结构性产品迭代机会,另外我们看好今年零售板块相关的机会,新零售变革在今年将是核心主题之一,我们相信结构机会仍将超越整体贝塔表现走出超额。两轮车行业表现良好,预计今年呈现智能化、新品创新等行业趋势。

总体来说,我们看好未来几个季度市场和板块的表现,组合思路仍然延续之前一直的细分行业个股强阿尔法风格,当市场偏好提升,我们相信消费细分板块结构性机会会有超额表现。

观点来源:财通资管品质消费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1季度报告,截至2025.03.31


徐竞择 | 权益公募投资部基金经理

产业发展趋势才是决定市场中期走向的核心要素

财通资管先进制造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

回顾:

在一季度的市场环境中,行情波动剧烈。1 至 2 月,成长风格的投资板块呈现显著涨幅,市场一片向好。然而进入 3 月,市场迅速转入震荡回调阶段,前期涨幅较大的 AI、机器人等成长板块,面临更为严峻的回调压力。

先进制造投资组合在 1 月中下旬成功搭建净值安全垫后,我们敏锐捕捉到多个重点产业趋势发生关键转折。随即果断调整投资策略,采取积极加仓的行动,以高仓位运作和高度聚焦的投资思路,获取了符合预期的投资收益。

展望:

展望二季度,海外风险事件接连不断,使得宏观经济环境愈发复杂,市场风险偏好随之大幅波动。自 3 月中下旬开启的市场调整,极有可能延续至二季度初期。但我们始终坚信,产业发展趋势才是决定市场中期走向的核心要素。短期的宏观经济波动与交易结构变化,难以改变产业发展的既定轨迹。因此,在二季度,我们将继续秉持此前的投资思路与策略,重点聚焦 AI 应用领域,尤其是机器人产业链进行配置

在应对市场波动时,我们不会轻易对整体仓位进行大幅度调整,而是将精力集中于持股结构的优化。通过更加严格地筛选优质投资标的,进一步强化投资组合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

我们的投资方向始终保持高度聚焦,主要围绕以下三大领域展开:

1. 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包括人形机器人、泛其他形态机器人将是AI落地的完美载体。机器人可以承载AI几乎所有的功能和应用场景,我们相信未来10年内,机器人将成为重要的生产工具、消费电子产品以及家用电器工具。机器人产业链将取代汽车,成为全球体量最大的制造工业部门之一。

2. 其他AI应用智能驾驶以及智能消费电子产品的长远发展,是我们长期关注的焦点。作为全球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泛 AI 领域在未来数年将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高度的确定性。尽管算力投资的黄金时期或已过去,但 AI 应用端的产业周期才刚刚拉开帷幕。预计从 2025 年起,各种创新业态和全新产品将逐步从概念设想落地为现实成果,深度融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3. 供给端接近出清的制造业新能源行业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经过三年的产能出清,部分细分环节或已逐步走出最为艰难的时期,当前正是低位布局的良好时机。

展望全年,我们将坚定看好既定的产业方向,持续贯彻既定的配置策略。集中优势资源,深度投资于具有高潜力的产业领域。同时,不断优化投资组合结构,致力于为投资者创造持续稳定的投资回报。

观点来源:财通资管先进制造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1季度报告,截至2025.03.31


易小金丨医药投资旗手

政策对于业绩的提振需要时间

财通资管健康产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回顾:

一季度医药板块呈现高度分化走势。走强的集中在创新类资产,尤其是港股创新药和医疗AI相关资产。今年医药行业迎来明确的政策拐点,但过往政策延续的惯性导致政策对于业绩的提振需要时间。

医药行业自身的基本面经过既往相当长时间的压力测试,行业优质公司的经营确定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前期大幅跑输指数的医药消费端、院内诊疗、出海端的优质企业,随着行业逐步回暖,一旦在今年某个季度出现基本面向上拐点,其弹性和可持续性都值得高看一眼。

展望:

我们坚持内外双循环的投资策略。对内,我们寻找能分享银发经济和国内需求迭代的投资标的,包括但不限于创新药械、CXO、药店、中药等领域;对外,我们挖掘积极拥抱出海浪潮的公司,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耗材和设备、原料药、创新药械等领域。在持有基本面持续向好板块的同时,加大布局业绩有望迎来改善或者即将见底的板块和个股。

我们始终坚持寻找产业周期和企业经营周期共振的公司,希望打造一支能较为稳定战胜业绩基准的产品,并持续拓展认知边界,优化组合管理能力,为持有人的利益不断努力。

观点来源:财通资管健康产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1季度报告,截至2025.03.31


李晶 | 权益公募投资部基金经理

各种承载AI的智能硬件出现会带动更多行业机会

财通资管产业优选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

回顾:

2025年开局,在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以及货币财政政策支持下,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且流动性环境也比较充裕。我们判断“政策底”或已经形成,后续等待政策落地的时间以及企业盈利的拐点。在这段时间内,成长风格显著占优,科技自身的技术周期和产品周期也在持续向前推进。

一季度组合持续聚焦在科技成长和先进制造。1)AI产业链上,我们将更多注意力放在AI下游端侧硬件,包括AI耳机、AR眼镜、AI玩具机器人等,重视国内大模型龙头在商业变现进程上带来产业链机会;降低云端算力的配置。2)机器人作为最大的端侧硬件,仓位配置也逐步提升,除了在机械领域寻找标的之外,我们认为应该更加重视机器人大脑、小脑、通信、操作系统等领域的标的挖掘。3)由于外部环境相对比较复杂,我们也坚持国产自主可控,对国内算力也保持高度关注,精选参与国内产业链的优质公司,包括半导体设备、晶圆制造、先进封装、设备材料等,以及部分替代海外的芯片设计公司。

展望:

展望后续市场,我们仍然对科技成长行业充满信心,AI是一个长达3-5年的技术变革,今年是基础设施转向下游应用的元年,但好的应用会依托新的硬件形式出现,因此会有各种承载AI的智能硬件出现,包括机器人、智能汽车、手机pc、智能眼镜/耳机等,会带动机械、汽车、消费电子、软件等更多行业的机会,股票容量会继续扩大,25-26年可能依托于各类硬件的应用会呈现全面爆发,百花齐放,因此我们希望在这个赛道里面做长期投资者,把握产业趋势和技术变革的机会,积极做出超额收益。

观点来源:财通资管产业优选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1季度报告,截至2025.03.31


辛晨晨丨量化及多资产投资部总经理

小盘成长风格相对于大盘价值超额明显

财通资管中证10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

回顾:

回顾2025年一季度,港股表现亮眼,恒生科技指数涨幅20.74%,A股方面小盘占优,中证1000指数、中证2000指数表现较好,汽车、机械设备、有色金属、计算机、钢铁等行业板块占优。随着全市场成交量底部反弹之后,2025年一季度日均维持万亿成交以上,小盘成长风格相对于大盘价值超额明显。但是随着中美博弈形势的复杂化,黑天鹅事件或会逐渐增多,目前来看随着汇金等持续进入A股,也作为了市场“压舱石”的作用,对于市场不必过度悲观。

展望:

展望2025年二季度,中证1000指数相比于沪深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新兴成长行业比例更高,从申万一级行业分布来看,中证1000指数前五大重仓行业分布为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电力设备、基础化工。在经历全市场缩量下跌的2022年和2023年,以及大幅波动的2024年之后,代表专精特新的中小科技企业有望迎来政策呵护。

观点来源:财通资管中证10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1季度报告,截至2025.03.31


本资料为宣传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财通资管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投资有风险,投资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本材料中提及的策略为当前环境下的投资策略及其举例阐述,本基金将根据宏观环境和市场情况,适时进行投资策略的调整。


#强势机会##A股迎来五月开门红,近5000只股上涨##稀土价格飙涨!机器人引爆万亿新风口?#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