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ETF之家
过去几年,生物医药行业经历了一场深刻的产业淬炼。价格体系重塑、生物安全法案升级等,推动行业从“营销驱动”向“技术驱动”的价值回归。
这一系列宏观变量交织成一场持续的结构性出清,全行业估值处于近十年低点。
随着创新药国际授权屡破纪录、AI制药技术颠覆研发范式、政策框架完成“破立平衡”,生物医药行业正以更聚焦的研发管线、更清晰的全球化战略,迎来新一轮产业周期破晓时刻。
与此同时,反映在盘面上连续回调四年的生物医药开始筑底回升,自去年924行情以来进攻能力较强的科创生物指数录得近43%涨幅(Wind,截至2025年4月30日),跟踪该指数的科创医药ETF(588860)受关注。
生物医药拐点已至
1、创新药出海屡破佳绩
2022年,国内生物医药公司的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在头对头的试验当中击败了当时的金标准——强生/艾伯维的伊布替尼;
2023年,国内生物医药公司自主研发的靶向BCMA的CAR-T疗法西达基奥仑赛,通过跨试验比较超过了Bluebird/BMS的Abecma;
2024年,国内生物医药公司的PD-1/VEGF双抗依沃西单药击败了默沙东的帕博利珠单抗,震撼全行业。
当下中国创新药在全球市场的地位已今非昔比,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国外大药企license-in的管线中,1/3来自中国,而5年前(2019年)这一数字还是0。
医药魔方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41起,总金额达369.29亿美元,仅3个月已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横向对比全球市场一季度675亿美元总交易规模,可以说中国已占据全球创新药交易的“半壁江山”。

无可厚非,中国创新药大概率已经突出重围,未来星辰大海。
2、政策利好
3月底,药监局发布了《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和《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工作程序(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中,对创新药给予6年、改良药给予3年、和首仿药给予3年数据保护期。
举个例子,某创新药若同时享有专利和数据保护,其市场独占期可延长至专利到期后6年。
这意味着无论是创新药还是改良药,又或是首仿药,在专利保护期的基础上叠加了数据保护期,形成“双轨制”保护,延长企业市场独占时间,提升研发回报率。
随着政策优化落实,假以时日相信在企业利润端一定会体现。
3、估值、配置双底部
经历多年调整的生物医药板块估值大概率已进入底部区域,Wind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申万生物医药行业指数PE估值约32倍,处于近十年历史估值低位,医药板块的性价比显著。
此外,从资金配置的角度来看,截至2024年底(数据来源:华福证券),公募基金医药配置比例创2018年以来新低(占比8.8%):

随着行业利空出清、估值泡沫挤压、政策利好等多重利好因素叠加,一些先知先觉的资金开始增配生物医药板块。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医药配置比例上升至9.1%。
从创新药出海、政策利好,再到资金加速配置,种种迹象表明生物医药的拐点大概率已至。
科创医药ETF弹性更足
年初以来,AI大模型和人形机器人引领全球进入新一轮科技竞赛,科技创新无疑成为各行各业离不开的话题。生物医药也不例外,AI在药物发现领域带来了巨大变革,越来越多的生物制药公司将AI技术应用到研发中。
众生物医药指数中科创医药指数(000683)可以说是A股聚焦AI+创新药、AI+医疗设备的代表指数,该指数囊括了科创板50只市值较大的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质能等科创属性的创新型企业。
指数底层资产龙头汇聚。指数成份股包含了医疗影像领域自主可控龙头、国内创新药排头兵、国产基因测序龙头等。

科创医药弹性十足。叠加了科创和创新药双层属性的科创医药自去年924行情以来,横向对比300医药、800医药等行业指数,科创医药指数进攻能力可圈可点,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9日,分别具备26.56%、25.84%超额收益。
综上所述,当前生物医药行业的深度变革正重塑产业竞争格局。一方面,全球创新药研发加速向靶点精准化、技术平台化方向演进,具备源头创新能力的药企逐渐构建起技术护城河;另一方面,AI技术的渗透正在重构药物研发的底层逻辑,从靶点筛选到临床试验设计,数字化工具的应用大幅提升研发效率。
这种“硬科技+医疗”的融合创新,使得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和全球化视野的科创型药企展现出更强的成长爆发力。
科创医药指数(000683)可能正是捕捉这一产业趋势的精准标尺。该指数聚焦真正具备技术壁垒的创新药企、高端医疗设备制造商和生物技术先锋。其成分股不仅在PD-1、CAR-T、双抗等前沿领域占据技术制高点,更在医疗影像设备、基因测序仪等“卡脖子”领域实现国产突破,形成创新药与创新医疗设备双轮驱动的产业矩阵。
标的方面,科创医药ETF(588860)是跟踪科创医药指数场内规模最大、综合费率同类最低(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为0.45%、0.07%)的ETF标的(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4-30),考虑布局生物医药的朋友不妨记住这只弹性十足的指数工具。
注:Wind数据显示,科创生物指数(000683)2020-2024年各年度收益率分别为42.33%、14.58%、-27.17%、-11.87%、-18.24%。
风险提示: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或媒体观点,与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公司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材料不构成本公司业务和产品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过往业绩和获奖情况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者投资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产品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相关法律文件,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投资须谨慎。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