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消息来了!央行又有大动作啦!5 月 7 日,央行行长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降准 0.5 个百分点,同时降低政策利率 0.1 个百分点。那这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先来说说降准,相当于央行给银行“松绑”。打个比方,以前银行收了100 块存款,要上交10块给央行,现在降准后,现在只需要交9块,多出1块可以贷款出去。这多出来的流动性,能帮企业更容易拿到贷款搞生产、搞创新。
而降息更直接,借钱、存钱利息双双下调。借钱利息低了,对于有房贷的人来说,降息后利息可能每月会少还一些;同时,存款利息低了,大家就更愿意把钱拿出来消费、投资,盘活整个市场。
那么问题来了,央行为啥在这个时候选择 “双降”呢?其实啊,早有迹象可循。前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政治局会议都提到要 “适时降准降息”,央行也表示会 “择机降准降息”。这个择机到底是什么时候呢?在 4月2号,特朗普超预期公布了对等关税,这又给国内经济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从那以后,大家虽然对今年降准降息心里基本都有了底,但是在落地时间上还有些分歧。
而之所以选择在现在这个时间点落地,还有一个因素。最近,新台币带头涨,亚洲好多货币都跟着升值,人民币也对美元升值到 7.20左右了。现在在岸即期汇率、离岸汇率,还有人民币中间价,这三个价格都快一样了,人民币汇率的压力明显小了很多,那么这个因素就没那么限制我们了,因此国内选择在美联储议息会议之前进行降息,都是为了咱经济能够更好地发展。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请理性选择基金。我国基金运作时间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盈利及最低收益,其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的保证。本基金存在收益波动风险,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完整业绩见产品详情页。投资人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确认已知晓并理解产品特征和相关风险,具备相应风险承受能力。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