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吉利汽车计划收购极氪全部股份的消息引发关注。吉利汽车目前持有极氪约65.7%的股份,若收购完成,极氪将私有化并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而从极氪正式上市到如今还不到一年时间。

与此同时,证监会主席吴清公开表态支持优质中概股回归,这标志着新一轮中概股回归潮正式开启。在这场资本迁徙中,港股市场凭借独特优势或成最大赢家。

中概股“回流潮”悄然启动

在中美关税摩擦背景下,极氪从美股闪电退市事件具有标志性意义。根据公告,吉利给出的收购价比极氪美股最后收盘价高出13.6%,显示出中概股回归的决心。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美国全部中概股中,阿里巴巴、网易、京东等头部企业已实现香港双重上市,仅剩拼多多、富途等少数企业仍单独在美挂牌,其中一些公司也正在筹划赴港上市。

天风证券测算显示,若已实现双重上市的中概股交易量全部回流,可为港股日均贡献396亿港元交易额,约占港股整体日均交易额的37.2%;若全部美股中概全部回流,则带来的交易额占港股整体日均交易额56%。

高盛数据显示,符合回流条件的27家中概股总市值达1.4万亿港元,涵盖电商、金融科技、生物医药等热门赛道,其中市值最大的6家公司为拼多多、满帮、富途、传奇生物、唯品会和极氪。

港股三大优势打造"回归港湾"

制度创新持续升级

港交所近年大刀阔斧改革,不断优化上市制度,降低双重主要上市和第二上市门槛。第二上市市值要求从“400亿港元或100亿港元+年收入10亿港元”降至“30亿港元(上市满5年)或100亿港元(上市满2年)”,让传统行业和中小型公司更容易符合条件。同时,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便利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还允许保密形式提交申请。4月中旬,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指出,要让香港成为海外上市中概股回流的首选地。

流动性支撑充足

2025年港股日均交易额突破2404亿港元,较2024年增长82%。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叠加做市商制度完善,为迎接中概股回归打下坚实基础。港交所还创新推出中概股期权期货等衍生品,有效提升市场深度。

投资者结构适配

港股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投资者偏好成熟理性,与中概股优质企业的需求高度契合。科技、互联网和生物医药等成长型赛道更易获得资金青睐,美团、阿里等回归案例已验证市场承接能力。

三大黄金赛道或将显著受益

科技互联网龙头

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平台龙头企业通常具有高增长潜力和创新能力,符合港股投资者对科技股的偏好。阿里巴巴、美团等互联网巨头的回归,不仅提升了市场活跃度,更优化了港股产业结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资金。

生物医药新贵

生物医药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和长期增长潜力。港交所允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这一制度创新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了更多机会,将助推港股打造"东方纳斯达克"。

消费与新经济

蜜雪冰城等消费品牌的成功上市,验证了港股对新兴消费的接纳度。具有清晰盈利模式、稳定现金流的消费企业,在低利率环境下更易获得价值重估。早年小鹏汽车回归港股采用“双重主要上市”方式,扩大股东基础,引入内地投资者。哔哩哔哩、蔚来等新经济企业回归港股后,也受到了市场的关注和认可。

尽管短期面临部分巨型企业回归的流动性考验,但香港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和背靠内地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中概股回归的"不二之选"。随着南向资金渠道持续拓宽、互联互通机制深化,港股有望在未来3-5年内实现日均交易额突破3000亿港元的目标。

值得期待的是,中概股回归不仅是资本市场的空间转移,更将带动港股估值体系重构。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波回归潮既是分享新经济红利的机遇,也是见证中国资本市场格局重塑的历史性时刻。


【相关ETF】

科技互联网——恒生互联网ETF(513330)

医药龙头——恒生医药ETF(159892)

消费龙头——港股消费ETF(513230)

$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联接(QDII)A(OTCFUND|013171)$

$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联接(QDII)C(OTCFUND|013172)$


T+0特别风险提示:跨境ETF实行T+0回转交易机制(即当日买入,在交收前可以于当日卖出),资金运作周期缩短,可能带来短期波动风险。

其联接基金存在联接基金风险、跟踪偏离风险、与目标ETF业绩差异的风险等特有风险。A类基金申购时一次性收取申购费,无销售服务费;C类无申购费,但收取销售服务费。二者因费用收取、成立时间可能不同等,长期业绩表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请详阅产品定期报告。

风险提示:1.上述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分股及备选成分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上述基金属于中高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上述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3.投资者在投资上述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上述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上述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不保证上述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上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上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中国证监会对上述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上述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上述基金没有风险。7.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恒生科技指数ETF为境外证券投资的基金,主要投资于香港证券市场中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恒生科技指数ETF还面临香港市场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包括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汇率风险、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等。9.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提及的个股不构成个股推荐。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