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加银基金官方订阅号 

福利干货周周有,记得点击上方关注哦~

2025年以来,创新药板块一扫低迷,涨幅领先。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国证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为22.03%,港股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为21.73%。一起来看看创新药板块上涨背后的原因吧~

四重因素驱动,创新药的“起飞密码”

创新药板块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政策、技术、资本与全球化共振的结果,下面我们就来逐条剖析。

 政策拐点:优化向好发力护航

支付端改革:2025年首版医保丙类目录即将落地,覆盖高值创新药(如罕见病用药、首创新药等),通过“基本医保+商保”分层支付模式,缩短药企回报周期。 

研发支持:大幅缩短创新药械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时限,北京、上海等地推出研发补贴、税收优惠等地方政策,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

资料来源:财信证券《聚焦创新药产业链,静待消费医疗改善》,2025.1.8。

技术突破:从“跟跑”到“领跑”

2015-2024年期间,中国企业自主研发创新药数量爆发。根据医药魔方数据,按历年首次进入临床试验的创新药进行统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企业研发的活跃状态创新药数量累计已达3575个,超越美国成为全球首位。

 国际化加速:从“出海试水”到“全球分羹”

随着国内创新药企业研发实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例如,很多国内药企与国际知名药企合作,通过授权出海的方式实现全球商业化,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家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创新药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包括对创新药的海外临床研究和注册申报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等。

资金涌入:机构共识下的估值修复

创新药板块从2021年初的高点开始调整,至今持续时间长达4年,在基本面缓和的情况下,存在较强的估值修复预期,开始吸引长期资金进入。根据天风证券数据,2025年一季度末,主动权益基金(剔除医药基金后)对创新药持仓占比从2024年末的4%提升至9%。

需求提升叠加技术突破,创新药投资机会剖析

那么,从长期来看,创新药板块的成长空间如何?

从国内需求来看,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和罕见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对创新药的需求也在持续攀升。2024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报告显示,“十四五”时期以来,共有113个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是“十三五”期间获批新药数量的2.8倍,市场规模达1000亿元。

此外,前沿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为创新药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基因编辑技术能够对基因进行精确编辑,有望治愈一些遗传性疾病;细胞治疗技术如CAR-T细胞治疗,在血液肿瘤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mRNA技术在传染病、癌症等领域的疫苗研发和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AI技术的发展,也为创新药的研发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为创新药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民生加银基金经理尹涛表示“当前,国内政策鼓励创新药发展,医保给了比较好的价格,同时,商业保险的发展也会为创新药提供新的需求。

这几年创新药公司成长得很快,很多公司的在研管线显示出相当强的竞争力,他们的重磅产品也授权到海外,未来随着产品成功上市,将会获得不菲的销售收入分成。创新药企的估值水平不高,而收入增长速度很快,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大。

机遇和风险一体两面,创新药也要理性布局

创新药板块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政策、技术、资本与全球化共振的结果。尽管短期波动难免,但中长期来看,中国创新药企正从“进口替代”迈向“全球竞争”,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行业之一。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估值相对低位,或为值得关注的版块之一。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5.12。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

喵小妹还是要提醒大家,创新药研发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的特点,创新药市场竞争激烈,最后,医药行业受到严格的政策监管,政策的变化可能对创新药行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投资者在布局创新药板块时,应充分评估风险,谨慎决策哦~

风险提示:本材料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业绩承诺或收益预测,非宣传推介材料。 本公司或本公司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者须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及公告,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谨慎选择合适的产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