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业绩整体实现“开门红”。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A股5415家上市公司中,已有5400家披露了2025年度一季报。在已披露一季报的上市公司中,57.94%的公司营业总收入实现同比增长,54.76%的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4078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75.52%;净利润超过百亿元的公司达29家。
随着一季报的披露,我们可以从中发掘哪些投资机会?今天价值君特别邀请了汇丰晋信创新先锋基金 基金经理 周宗舟,来为大家进行详细分析。
周宗舟
汇丰晋信创新先锋基金
基金经理
Q1:随着一季报披露完毕,对您做好后续的投资布局会有怎样的影响?
周宗舟:
上市公司短期业绩在我们投资框架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观察指标。
首先,它提供了一个再次检阅我们存量持仓的机会。
业绩及其质量是上市公司经营成果最直观的体现,可持续高质量的业绩增长往往是一个好投资机会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会趁业绩窗口期重新审视我们此前逻辑判断的方向与兑现程度来重新思考甚至调整我们的投资配置。
其次,业绩期也给了我们重新审视市场机会的契机。
当前市场已经孕育出了较为丰富的投资机会,而其中一些机会可能难以及时发现并把握。但持续的高质量业绩成长可以让我们关注到投资的新方向,我们会趁机跟踪学习由此带来的新的投资机会。
Q2:在您关注的领域中,会否根据一季报的披露情况,进行调仓换股或调整后续的投资策略?
周宗舟:
我们不会过度关注一个季度的业绩,因为短期业绩本身也具备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如果业绩变化背后体现的信息表明,我们的投资逻辑与判断出现了较大的偏差,那针对性的调整组合就成为必然选项。但这并非仅仅是对一个季度业绩的调整,而是对底层投资逻辑和中长期判断的调整。
在投资落地中,我们希望做“知行合一”的决策,每一次买入都是一次逻辑的假设与判断,而每一次的卖出则对应的是逻辑判断的检验与调整。所以大部分情况下,投资决策的前后逻辑是基本不变的。
Q3:科技成长板块的一季报业绩情况有哪些亮点?会否成为今年投资主线?
周宗舟:
我们认为一季度AI、人型机器人等科技板块的大涨跟一季报没有必然关系,而更多是特定市场环境和宏观政策下,市场交易风格的极致体现。回归一季报来看,科技板块整体业绩出现边际改善,因此从整体上我们可以对板块看得更加积极,我们认为板块的改善是可持续的。
从结构来看,我们认为各个细分方向都有亮点呈现。从投资来看,我们认为未来可能会是一个持续精选的过程,而不是从单一细分方向上去寻找投资主线的赛道级机会。如果说未来的市场存在投资主线,那我们认为持续高质量成长的优秀企业才是潜在的研究重点。
Q4:近年来,红利资产一度受到市场追捧。站在一季报业绩披露的角度,您觉得红利资产的机会如何?
周宗舟:
我们无法判断市场的行情和风格。对于红利板块,我们认为投资人不应该仅仅从外部思考,而应越来越多地从内部思考。投资久期的不同,预期收益率的不同,决定了投资人对红利资产的不同观点。因此除了思考市场风格与行情趋势以外,可能更需要思考自己的投资目标。
Q5:您关注的业绩超预期个股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从业绩超预期角度,能否分享下您所关注的行业的整体情况,存在哪些亮点?
周宗舟:
作为偏科技的基金经理,我们关注的方向主要集中在A/H的科技板块。从本次业绩窗口期来看,AI算力、IC设计、电子上游周期品、互联网等细分行业都不乏亮点。但我们注意到板块内部的个股分化还是比较明显的。这也是我们认为,未来可能会是一个持续精选的过程,而不是从单一细分方向上去寻找赛道级机会的一大原因。
Q6:结合一季报业绩和行业观察,您看好哪些行业的增长潜力?哪些行业投资机会值得重点关注?
周宗舟:
当前我们从整体上相对看好电子和互联网板块的增长潜力。但从投资落地上来看,我们依然需要结合自下而上的深度研究来寻找优质企业的。这些不仅来自于个别细分板块,也来自于各个细分行业中具备领先竞争能力的公司。因此,这些投资机会未来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方向。
风险提示
本文件作为本公司旗下基金的客户服务事项之一,不属于基金的法定公开披露信息或基金宣传推介材料。
本文件所提供之任何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既不构成未来本公司管理之基金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亦不构成对阅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本公司并不保证本文件所载文字及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也不对因此导致的任何第三方投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基金投资有风险,敬请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它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本公司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敬请投资人在购买基金前认真考虑、谨慎决策。
本文件的著作权归汇丰晋信所有,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或者许可他人以任何形式对本文件进行复制、发表、引用、刊登和修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