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市场概况
2025年5月14日,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其中沪指上涨0.86%,收报3403.95点;深证成指上涨0.64%,收报10354.22点;创业板指上涨1.01%,收报2083.14点。今日两市成交额13166亿元,与上个交易日相比增加约252亿元。
02
盘面观察
指数上看,市场全天低开高走,午后涨幅扩大。核心宽基指数悉数上涨,富时中国A50、上证50领涨,科创100、科创200领跌。
板块上看,市场热点较为杂乱,大金融板块午后发力,海运板块再度走强,港口、物流股走高,化工股集体活跃,光伏、贵金属、军工电子、轨交设备等板块跌幅居前。全市场超2800只个股下跌,整体跌多涨少,表现尚可。
行业上看,非银金融、交通运输、食品饮料等板块上涨,国防军工、美容护理、机械设备板块下跌。
概念主题上看,中韩自贸区、航运概念、自由贸易港等板块上涨,HJT电池、BC电池、TOPCON电池板块下跌。
03
热点行业-非银金融
今日,非银金融行业上涨4.0%。中航证券:综合来看,目前监管明确鼓励行业内整合,在政策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下,并购重组是券商实现外延式发展的有效手段,券商并购重组对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以及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行业整合有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形成规模效应。财险行业的马太效应仍然较为显著。从已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险企来看,一季度净利润排名前五的财险公司合计盈利208.80亿元,占所有财险公司净利润的82%。此外,在85家盈利的财险公司中,有53家的净利润在1亿元以下,相较于头部险企差距较大。保险板块当前的不确定性主要基于资产端面临的压力,后续估值修复情况仍需根据债券市场、权益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表现进行判断。
(以上不构成个股推荐)
04
热点资讯
【中国1-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6.34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多3.61万亿元】财联社5月14日电,中国1-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6.3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61万亿元,市场预估为16.58万亿元,1-3月为15.18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同比多增3397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1098亿元,同比多减2311亿元;委托贷款增加53亿元,同比多增959亿元;信托贷款增加454亿元,同比少增167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2506亿元,同比多增1494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7591亿元,同比少4095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4.85万亿元,同比多3.58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353亿元,同比多404亿元。(财联社)【中国4月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 高于市场预期】财联社5月14日电,央行数据显示,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5.17万亿元,同比增长8%。狭义货币(M1)余额109.14万亿元,同比增长1.5%。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14万亿元,同比增长12%。前四个月净投放现金3193亿元。(财联社)
【七部门: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财联社5月14日电,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挥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将促进科技型企业成长作为重要方向,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未来产业,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扩大到18个城市所在省份,支持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支持创业投资机构、产业投资机构发债融资,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社保基金会在自身业务范围和风险防控要求下开展股权基金投资,支持科技创新。优化管理机制,支持保险资金按市场化原则参与创业投资,推进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引导理财公司、信托公司等依法依规参与创业投资。(财联社)
【七部门: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 将优质企业科创债纳入基准做市品种】财联社5月14日电,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健全债券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支持机制。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动科技创新公司债券高质量发展,将优质企业科创债纳入基准做市品种,引导推动投资者加大科创债投资。丰富银行间债券市场科技创新债券产品,完善科技创新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发挥信用衍生品的增信作用,加大对科技型企业、创业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等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支持力度,为科技创新筹集长周期、低利率、易使用的债券资金。(财联社)
【七部门: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对于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财联社5月14日电,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对于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健全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机制,加大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集中力量支持重大科技攻关,优先支持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持续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优化科技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进一步发挥北交所改革试验田作用,完善契合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需要的发行上市制度安排。研究制定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作用,提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能力的政策文件。(财联社)
【125%→10%、24%税率暂停90天 对美关税开始调整】 今日(5月14日)12时01分起,我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调整措施开始实施。有关事项如下:
一、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由34%调整为10%,在90天内暂停实施24%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
二、停止实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5号)和《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6号)规定的加征关税措施。(央视新闻)
【120%到54% 美国降低小包裹关税】 特朗普政府周一发布行政命令称,自5月14日起,通过邮政服务从中国寄送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商品,税率将从120%降至54%。(中国日报)
【外交部:中方对美芬太尼反制仍然有效】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美双方在日内瓦的经贸会谈达成多项积极共识,同意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美方承诺取消91%关税,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相应的中方也取消91%反制关税,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双方各自保留10%的关税。美方以芬太尼为借口,对中国无理加征两轮关税,中方均第一时间采取包括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在内的反制举措,坚定维护自身正当权益,这些反制措施仍然有效。(央视新闻)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开展加强战略矿产出口全链条管控工作应询答记者问】 其中提到,战略矿产管控需从源头入手,加强开采、冶炼、加工、运输、制造、销售、出口全链条管控,才能有效严防战略矿产非法外流。各部门需分工协作,抓实日常监管,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对于铤而走险、顶风作案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各地方要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全面摸排本地区相关经营主体,掌握战略矿产生产经营情况及流向,指导属地企业提高合规意识和能力,确保战略矿产管控措施得到有力执行。(华尔街见闻)
【全国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公布】 2025年度,全国人大常委会计划继续审议的法律案有14个,包括民营经济促进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修改)、金融稳定法等。计划初次审议的法律案有23件,包括金融法、国家发展规划法、中国人民银行法 (修改)、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修改)等。预备审议项目包括国有资产法 (企业国有资产法修改,一并考虑)、电信法、消费税法等,治理网络违法行为和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等方面的立法项目,由有关方面抓紧开展调研和起草工作,视情安排审议。(中国人大网)
【中国结算启动一季度异常账户核查,关注异常账户是否存在配资嫌疑】 从业内获悉,中国结算近日启动2025年第一季度异常账户核查工作,以落实证券账户实名制管理规定,防范和打击违法违规使用证券账户行为。据悉,中国结算已将一季度初步筛查的疑似异常账户情况下发至各券商。根据中国结算要求,券商开展核查时,应通过查阅开户资料、客户经理介绍、查阅客户资金变动和证券交易等情况,结合下发的异常账户详情,摸底异常账户的使用情况。针对排查出的各项异常情况,券商应通过回访等方式进行核实,判断投资者对所持证券账户的熟悉程度,并反馈核查结果。(中证金牛座)
【中国至越南河内国际道路运输线路正式开通】 5月14日10点40分,随着发车指令声响,搭载着电子元器件、新鲜蔬菜、百货的运输车队从广西南宁、云南昆明同步发车向越南河内驶去。这标志着中方货运车辆持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协定(CBTA)证件首次入境越南腹地。(新华社)
【银行板块A股总市值破10万亿元大关 创历史新高】 截至11点04分左右,银行板块A股总市值突破10万亿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申万银行指数最新超过4200点,距离2007年的历史高点只差100多点。也就是说,只要再涨3%左右,银行指数就将创出历史新高。农业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等多股盘中创历史新高。(华尔街见闻)
【公募集中调仓引发银行保险板块大涨?业内给出三方面原因】财联社5月14日电,银行保险等板块今日大爆发,有消息指数是公募新规引发资产配置向沪深300靠拢导致。对此,财联社记者多方求证与汇总业内人士观点,总的来看,更在于资金博弈的结果:一是包括外媒在内的各种传闻引发炒作资金跟风买入;二是《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修订放宽权益类资产风险因子,引发新一轮配置潮,近期机构资金流入大金融板块增多;三是公募基金经理向业绩比较基准靠拢的说法,业内人士对此表示,不排除的确有公募基金经理基于跑不赢业绩比较基准的担忧而跟风买入银行、保险等防御板块,加之此前公募在大金融板块配置相对较低,公募改革提出基准偏离要求和盈利客户比挂钩,客观上会使基金经理偏好选择偏中高股息板块。总的来看,因公募基金经理集中、一致调仓引发大涨的判断并不成立。(财联社)
【宁德时代获机构下单500亿美元超额认购30倍 或成全球年度最大IPO】 截至5月14日,宁德时代已获得机构下单超500亿美金,折合约3902亿港元,剔除基石认购部分,已经超额认购30倍。宁德时代除了公开发行的1.179亿股外,还有1770万股的额外授权发售、1770万股的绿鞋,若是这两项额外授权都使用,宁德时代此次的募资额可达410亿港元。这将使其成为今年全球募资额最大的IPO。(腾讯新闻一线)
AI基金投资小助手——对话&菜单栏入口
风险提示
本资料仅为服务信息,不作为个股推荐,不构成对投资人的任何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市场或相关产品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数据来源:Wind、iFind、上交所、深交所、各新闻媒体,2025年5月14日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