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债市回顾

先快后慢,收益率长端走平

5月债市展望

基本面:关税从博弈到缓和

政策面:稳经济政策发力

资金面:均衡偏松格局预计延续

后续关注:利率债或存调整压力,

信用债中短久期占优

4月海外贸易环境严峻,债市行情先快后慢,收益率曲线长端走平。4月上旬,在超预期“对等关税”和“对应反制关税”背景下,避险情绪主导叠加货币宽松预期,债市强势行情快速演绎,10年国债收益率下探1.6%;进入中下旬,随着中美关税政策进入“僵持期”,财政供给放量预期和短期内政策保持定力,多空博弈下债市方向尚不明朗,整体维持横盘震荡。全月来看,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8BP至1.46%,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9BP至1.62%,30年国债收益率下行20BP至1.82%。

信用债方面,4月非金融企业信用债一级发行量14929亿元,较上月的12129亿元增加23%,净融资额由上月的-1256亿元升至2427亿元;二级市场方面,4月信用债收益率呈现“V型”走势;信用利差方面,上旬债市大幅走强的背景下,叠加跨季理财规模回升,信用利差明显压缩,中下旬信用债收益率震荡上行,表现弱于利率债,利差也随之走阔;分期限来看,1年以内的信用利差整体收窄,而中长久期信用利差被动走阔。

从基本面来看,政策加力持续显效,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其中消费和出口是主要支撑项,分别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关税冲击对宏观经济的拖累或尚未显现。3月经济数据中,工业生产表现强劲,3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较前值上升1.8个百分点;消费增速明显提升,主要受政策驱动,以旧换新补贴下家电、汽车消费增速上升幅度较大,3月社零同比增长5.9%,较前值上升1.9个百分点;此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制造业投资维持高增,基建投资具有韧性;“抢出口”效应以及去年低基数影响下,出口增速回升至12.40%。

金融数据方面,3月社融信贷超预期,企业短贷表现亮眼。3月社融新增5.89万亿元,同比多增1.05万亿元,存量社融同比增速上升0.2个百分点至8.4%,其中政府债券和人民币贷款(社融口径)是主要贡献项。3月新增贷款3.64万亿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居民短贷基本持平于去年同期,指向消费仍具韧性,居民中长贷转为同比多增,与地产销售边际好转有关;企业端主要靠短贷和票据融资拉动,企业中长贷仍偏弱。3月M2同比持平于7%,M1同比回升至1.6%,增速明显反弹,反映企业资金活化或加速,实体资金周转加快。

流动性方面,4月央行累计进行39227亿元逆回购,当月共有36019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3208亿元。15日MLF到期1000亿元,25日MLF投放6000亿元,净投放5000亿元,创下2024年以来单月最大规模净投放。4月30日央行公告开展1.2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实现净回笼5000亿元,为该工具的首次缩量投放。4月资金面维持均衡偏松,资金利率中枢下移且波动收窄。排除月末影响,DR007在1.6%-1.7%区间波动,仍高于政策利率。供给端来看,央行维持资金平衡态度延续,央行通过逆回购投放积极对冲税期和跨月扰动,而4月MLF净投放与买断式逆回购净回笼金额相抵,表明央行对于中长期资金总量投放相对中性。需求端来看,全月政府债供给压力不大,信贷投放趋于平稳,指向资金需求季节性回落。总体而言,4月资金供需格局有所改善,资金面整体均衡偏松,资金利率中枢有所回落,流动性分层现象并不明显。

基本面方面:关税从博弈到缓和

从基本面来看,4月制造业PMI季节性回落至49.0%,位于荣枯线以下,关税冲击背景下,供需两端同步收缩,其中外需回落幅度更大,价格指数持续偏弱。中美关税博弈可能成为当前宏观经济图景下的关键变量。从4月出口数据来看,4月出口同比增长8.1%,超出市场预期,其中“抢转口”效应推动对东盟等出口表现较好。5月12日,新华社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1],主要内容包括:(1)美国在初始90天内暂停24%对等关税,保留剩余10%的关税;同时取消将对等关税加到125%及以上的行政命令;(2)中国也同步暂停90天的24%关税,保留10%关税,并取消相应的关税和非关税反制措施。这意味着双边关税大幅下降。往后看,中美双方对于关税问题的态度出现边际缓和,但后续谈判也存在反复的可能,外部贸易环境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政策方面:稳经济政策发力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指出“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需要“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会议总体延续全国两会的政策基调,同时也表明在一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超预期下,对于关税冲击也有充分认识,二季度的政策力度或将持续。而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在于“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稳经济政策发力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更加强调底线思维。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财政政策方面,会议强调,“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预估政府债发行或延续较快节奏,一方面,4月大行注资特别国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启动发行;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专项债试点“自审自发”,专项债发行或进一步提速。根据二季度发行计划,预计5-6月或迎来政府债净融资高峰,对债市可能带来阶段性扰动。

货币政策方面,政治局会议指出,“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 ,还特别提到“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基本延续“适度宽松”的态度。5月7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三大类十项货币政策,本质是政治局会议部署的落地,主要措施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将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至1.4%和各类再贷款政策等,充分体现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资金面方面:均衡偏松格局预计延续

资金面方面,大行资负缺口延续,央行态度是影响资金面的关键因素。从季节性因素来看,随着税期扰动弱化,5月资金面通常较4月边际转松,虽然政府债供给可能放量,供给扰动有所加大,尤其是集中发行对资金利率或带来向上的压力,但考虑到5月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进一步配合财政发力,央行行为的边际变化和对流动性的呵护之下,5月资金面有望维持均衡偏松的态势。

后续关注:

利率债或存调整压力,信用债中短久期占优

往后展望,随着中美经贸谈判得到实质性进展,债市投资者预期有望修正,一方面是经济下行预期边际得到修正,经济可能比之前预想的要好,外部贸易环境的恶化程度可能有限,二是货币宽松预期阶段性下降,5月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宣布降准降息落地,市场原先认为随着经济基本面压力的逐渐加大,后续尚有降准降息机会,但目前看降准降息的可能性短期在下降,三是经贸不确定性阶段性下降,有利于风险偏好提升。

利率债方面,短期来看,经济增长预期改善,风险偏好提高,以及货币宽松预期的调整,债市可能存在一定的调整压力,但是考虑到此前7天逆回购利率已下调10bp,我们目前认为10年期国债重回1.8%的概率也不大,可以考虑在调整中择机布局。

信用债方面,供给端来看,5月信用债净融资通常季节性偏弱,需求端来看,理财规模或延续增长态势,总体仍处于配置区间,一定程度有利于信用利差的压缩,以及央行“双降”后资金利率或逐渐向政策利率收敛,策略上建议关注中短久期信用债的配置机会,可适度挖掘票息资产,此外,当前中长久期信用利差仍有一定压缩空间,对于负债端稳定性较高组合,可以适度关注曲线走平的机会。

[1] 资料来源:

https://www.news.cn/20250512/297278eef3324c30ad1c6654ce7be518/c.html

数据来源:Wind,2025.5.13

风险提示:市场观点将随各因素变化而动态调整,不构成投资者改变投资决策或选择具体产品的法律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提及行业、板块不构成任何投资推介,文中市场判断不对未来市场表现构成任何保证,历史情况仅供参考;文中基础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的资料,基金管理人力求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获得报告的人士据此做出投资决策,应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债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请投资者充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指数业绩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任何承诺和保证。


$财通安瑞短债债券C(OTCFUND|006966)$

$财通安裕30天持有期中短债A(OTCFUND|013799)$

$财通多利债券C(OTCFUND|013863)$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