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产业近期再传重磅利好!近期国内两大科技巨头华为,腾讯分别与两家人形机器人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双双宣布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展开合作。可以说国内两大科技巨头的入局,或将为国内机器人产业规模化应用按下加速键,也将为人形机器人板块带来更多的热点催化。$机器人50ETF(159559)$深度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有望迎来不错的投资机遇。
从产业端来看,近期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持续提速,市场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已初现端倪。优必选科技与多家企业签订大型双足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并计划2025年实现千台产能,这充分显示了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认可和需求。苏州吴中区成立总规模50亿元的机器人专项基金,全力支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也为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宇树科技创始人表示,目前人形机器人企业订单爆满,市场热度持续升温。
企业订单爆满,反映出市场对于人形机器人的巨大需求。的确,目前国内老龄化社会特征逐渐凸显,用工成本的升高自然必然使得企业对于自动化的需求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4年我国15-64岁人口占比约为68.22%,虽然占比依旧较大,但是这一数据已经连续多年下滑。劳动力供给的减少将直接推高用工成本,倒逼国内产业自动化,而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也顺应了这一趋势。
图1:国内人口结构变化趋势

全球范围来看,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50年,人形机器人全球年收入预估将达近5万亿美元。而其编制的“Humanoid 100指数”显示,截至2025年4月,国内企业占据前10强中的7席,彰显了在制造与硬件整合方面的全球竞争优势。这表明国内企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具备了在全球市场竞争的实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扩大,国产人形机器人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
同时,国内政策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工信部等部门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了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为产业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各地政府也纷纷响应,推出配套支持政策,形成“中央引领+地方协同”的产业推进格局。这种自上而下的统筹方式,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图2:2025/2027年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目标

在政策端,需求端的双重共振之下,不少国内厂商纷纷如今人形机器人这一赛道,除了上文提及的两大巨头之外,初创公司,跨界大厂以及工业机器人企业也群雄并起。其中,跨界车厂因其软硬件体系成熟、供应链管理能力强、资本实力雄厚等优势,有望在人形机器人标准化量产阶段获得竞争优势。小米、小鹏等跨界车厂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将为其带来新的增长点。同时,国内供应链配套体系完整,高素质工程师团队成为核心竞争力,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和降本提供了有力支持。
这样看来,人形机器人产业近期利好不断,市场前景广阔,同时政策端也给予大力支持,形成“中央引领 + 地方协同”的推进格局。在此背景下,众多国内厂商纷纷入局,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中信建投认为,人形机器人板块发展趋势确定,2025年放量较为明确,有望迎来新一轮密集催化期;且泛AI应用的行情主线仍将延续,资本开支竞赛背景下,机器人或为最好的分支赛道;坚定看好板块后续机会。
不过面对机器人产业链的广阔前景,普通投资者往往面临选股难题。$机器人50ETF(SZ159559)$及其联接基金$景顺长城国证机器人ETF联接A(OTCFUND|020893)$、$景顺长城国证机器人ETF联接C(OTCFUND|020894)$通过跟踪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实现了对产业链核心环节的全覆盖。其持仓涵盖机器人产业,包括机器人、数控机床和工业自动化设备的100只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样本股,一基挖掘机器人全产业链机遇!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