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中美发布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双方达成多项共识,为贸易战按下了“暂停键”。但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和不确定性使国产替代成为重要投资逻辑,半导体企业正加速提升自主可控能力。

与此同时,受益于下游AI、物联网、消费需求逐步恢复,集成电路行业收入、利润大幅增长,科创板110余家集成电路行业公司均于日前完成一季报披露,合计实现营收721.82亿元,同比增长24%;归母净利润44.79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芯片设计、半导体设备等领域上市公司表现格外亮眼。

二级市场上,半导体相关板块的交投情绪保持活跃:万得资讯显示,半导体ETF(512480)2025年以来日均成交额高达13.29亿,在A股行业ETF中排名居前。(数据来源:万得资讯,截至2025.5.15)

整体来看,人工智能对算力需求的带动,与美国关税政策下国产替代进程的加快形成共振,驱动多家半导体行业龙头企业快速发展,中国半导体产业或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投资前景可期。投资者该如何乘势而为,分享半导体高景气成长机遇?本期小联观察或能助你布局谋篇。


三大积极因素共振

开辟半导体投资成长空间

今年以来,中国AI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的大模型以其高效能、低成本和开源等特性迅速火遍全球,带来中国科技板块大幅上涨,引发中国科技“价值重估”。而在AI开启的新一轮科技周期中,半导体作为硬核科技的核心驱动力,成为市场焦点之一。国联安量化投资部总经理章椹元认为,当下半导体或正迎来产业端、政策端以及宏观环境上多重利好的提振,投资前景十分可期。

业绩回升,打破传统淡季规律

受益于AI芯片、先进制程等技术突破驱动的市场需求激增,以及头部企业通过产品迭代和市场份额扩张实现的毛利率优化,半导体行业整体表现超预期。具体来看,半导体全行业层面,2025年一季度,国内半导体行业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长33.22%,营收同比增长12.99%。(数据来源:万得资讯,截至2025.3.31)

半导体上市企业盈利表现走势

(图片来源:万得资讯,信达证券,2025.5.6)

值得关注的是,芯片设计领域成为最大亮点——科创芯片设计指数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激增359.2%,营收增速达28.1%,较2024年年报(净利润+276.2%,营收+30.2%)进一步加速,显示行业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从财报数据看,半导体行业打破传统淡季规律,出现需求结构性扩张和技术迭代驱动。背后的动因或在于AI算力、先进制程、汽车电子及国产替代正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关税纷争,驱动国产替代走强

近年来,半导体板块的投资环境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较为明显,但另一方面,也蕴育和催生了大量国产自主可控机会。值得关注的是,在行业快速扩张、政策有力支撑的背景下,国产算力企业分化不断加剧,技术领先者有望持续获得资源倾斜等多重利好。

进一步观察国产替代逻辑下的半导体细分赛道表现,半导体设备作为芯片行业的基石,有望率先完成美系厂商的替代。从替代规模来看,2024财年三大美系厂商在中国大陆销售规模超过200亿美元,国产半导体设备的成长空间较为广阔;从替代可能性来看,国产设备已具备成熟制程大部分环节的国产替代,并有望加速先进制程替代。

中国大陆连续6个季度占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35%以上

(图片来源:万得资讯,东吴证券,2025.5.13)

政策扶持,驱动模拟芯片产业强者恒强

全球模拟芯片行业历经20多年并购整合,强者恒强效应显著;复观国内形势,相同的趋势正在积极演绎之中。

2023年以来行业周期下行叠加融资环境变化,国内模拟芯片行业初步呈现并购趋势。

2024年以来新“国九条”“科创八条”“并购六条”接连发布,政策支持上市公司并购整合主线明确。

当前国内产业正从百花齐放走向龙头集中,从“大收小”整合开始,产业并购初现端倪。此外,针对一二级估值倒挂等并购痛点问题,实操中出现“差异化估值”等创新交易方案,有效启发促进并购顺利开展。我国依托产业优势积极展开平台化布局的龙头企业,在后续竞争中有望占据优势地位。

锚定优质标的

一键高效布局

简言之,受益于全球半导体产业周期复苏、国产替代及政策利好,国内半导体产业或迎来盈利端与估值端的双重修复,投资价值日益凸显。在具体的布局策略上,需要正视半导体产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且高成长高波动特性突出。所以,在标的的选择上不妨重点关注ETF基金,这类产品不仅具有场内交易便利的优势,助力投资者及时响应行情变化;更能通过均衡分散投资来有效避免单一个股或环节的剧烈波动风险。在具体操作上,则可围绕“把握关键,直击核‘芯’”的思路展开布局。

国内首批半导体ETF之一:

深耕产业链,把握关键环节

国内首批成立的半导体ETF之一,半导体ETF(512480)追踪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指数(H30814.CSI),覆盖半导体材料、设备、芯片设计、制造及封测等等半导体上中下游产业链细分龙头,具有整体表现跟随行业景气度的特点。

(数据来源:万得资讯,截至2024.12.31)

截至2025.3.31,半导体ETF(512480)最新规模达213.02亿元(数据来源:万得资讯,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5.3.31),其2024年度、2025年以来的日均成交额分别为12.87亿、13.29亿(数据来源:万得资讯,统计区间:2024.1.1-2025.5.15),均位居半导体芯片ETF前列,流动性优势显著,是A股市场投资者参与半导体投资的重要渠道和高效便捷工具。习惯于场外购买的持有人,可以通过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ETF联接(A类:007300,C类:007301)一键投资。

国内首只科创芯片设计ETF:

垂直布局,直击核“芯”

科创芯片设计ETF(588780),瞄准半导体高景气度细分赛道,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芯片设计主题指数(950162.CSI),其成分股覆盖了AI芯片、RISC-V架构等核心领域。

“含芯量”满满,夯实硬核科技属性

从指数成分股的行业分布来看,数字芯片设计与模拟芯片设计在其中的占比超95%,与半导体及芯片行业高度相关。

上证科创板芯片设计主题指数(950162.CSI)行业分布

(图片来源:万得资讯,按申银万国三级行业,截至2025.5.14)

指数业绩表现突出,具备高弹性高成长特点

上证科创板芯片设计主题指数聚焦芯片产业,与半导体及芯片行业高度相关,成长表现可圈可点;此外,指数成分股均来自于科创板,科创板单日涨跌幅限制为20%,在上涨行情中,具备更可观的向上弹性空间。截至最新收盘日,该指数近一年涨幅也领先于同类指数,更超越市场平均水平。(数据来源:万得资讯,统计区间:2024.5.15-2025.5.14)

芯片类指数及万得全A指数近一年走势

(图片来源:万得资讯,统计区间:2024.5.15-2025.5.14)

作为目前市场上唯一跟踪该指数的产品,科创芯片设计ETF(588780)为投资者布局半导体核心领域开辟了高效便捷通道。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5G通信等新兴技术的加速普及,对高性能芯片的需求或呈爆发式增长,半导体产业的战略地位日益牢固。半导体行业的国产替代进程正超预期发展,不仅支撑着相关产业在新一轮科技周期中“弯道超车”,更蕴含着丰沛的高速增长机遇。

产品风险等级:

半导体ETF,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ETF联接,科创芯片设计ETF基金风险等级均为R3(中风险)本风险等级仅为基金管理人评价结果,基金代销机构评价结果不必然与基金管理人一致,请投资者在投资前根据所适用的销售机构的风险测评以及匹配结果独立做出投资决策。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资料所提供的资讯均根据或来自可靠来源,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性建议。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其管理的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特定基金业绩的保证。如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会面临科创板机制下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但不限于科创板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波动较大的风险、流动性风险、退市风险等。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的注册并不代表中国证监会对该基金的风险和收益作出实质判断、推荐和保证。我国基金产品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详情请认真阅读本基金的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本产品由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