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上证指数跌0.68%失守3400点,深证成指跌1.62%,创业板指跌1.91%,市场成交额较前一日小幅放量。科技板块成为主要拖累,算力、AI应用、机器人等题材全线走弱,机器人ETF单日跌幅近2%。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时间:2025.5.15)
机器人板块三连跌:短期压力还是长期机遇?
机器人板块连续三日回调,引发市场关注。
其背后逻辑可从三方面解析:
1.技术性调整与资金轮动需求
机器人指数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超13%,部分个股估值已接近阶段性高位,资金存在获利了结需求。此外,近期市场风格切换至消费等防御性板块,进一步加速资金从高弹性科技赛道撤离。(数据来源:choice,数据区间:2025.1.1-2025.5.15)
板块内部分化显著,上游核心零部件企业抗跌性较强,而中下游集成商因订单波动承压,反映出市场对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分歧。
2.业绩验证与政策预期透支
当前机器人产业仍处于商业化落地初期,多数企业尚未形成规模化盈利,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部分公司业绩低于预期,加剧市场对短期盈利能力的担忧。
尽管政策端持续释放支持信号,但市场对政策落地节奏的预期已部分反映在前期涨幅中,需等待更明确的订单与营收增长验证。
3.长期产业逻辑未改:需求扩张与技术迭代共振
全球工业自动化需求持续增长,中国制造业升级与人口结构变化推动“机器换人”进程加速。机构预测,203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突破4000亿元,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提升将成为关键驱动力。
科技巨头加速布局自身智能技术,叠加成本下降与场景拓展,机器人产业有望在2025年后进入量产爆发期,短期调整或为长期布局提供窗口。(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时间:2025.5.15)
科技板块后市展望:震荡中孕育结构性机会
进入2025年后,市场情绪整体相较于过往两年有明显提振,交易活跃度提升,由此带来市场胜率边际改善,我们认为后续市场投资胜率仍然可观,存在不少结构性机会。
科技板块下,硬件领域的国产替代,包括国产算力、高端制造、机器人等,叠加软件领域的AI应用双重驱动是本年演绎的重要主线之一;此外,近期国际事件推动军工关注度提升。科技板块对择时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我们建议在把握主线的基础上,关注市场短期的交易风险。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