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作回顾
债券方面,4月初基本面预期发生重大变化,中美关税战将增加美国衰退风险,同时对国内供给大于需求的格局带来压力,二至三季度货币政策宽松的概率可能提升,因此产品在四月中的债券震荡期增配了超长债,增加了组合久期。
权益方面,产品在4月的反弹过程中降低了仓位,主要是减少了对美业务敞口较大、或是估值和业绩预期高度跟随海外相应产业链的公司。结构上,依然持有较高比例的港股,坚定持有国产半导体先进制程、新能源整车、端侧芯片、优质文旅公司,进一步增加了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的持仓占比。
市场展望及投资策略
回顾4月,美国出现股债汇三杀,也带动全球股市暴跌,直接原因是特朗普关税战和一系列对他国的霸凌行为,带来了衰退预期和不确定性。美国作为不确定性的来源地,不再是全球“最优资产”的唯一选择,美元资产长期以来的绝对地位受到了削弱,美元和美债也丧失了避险属性。我们前面提过,今年一月,中国Deepseek横空出世和特朗普正式就职两件事巧合地同时发生、相互作用,加速了“美国例外论”的瓦解。
站在四月底,剧烈的资产端流动性冲击已经完全修复(负债端流动性冲击不大),部分资产完全收复了月初跌幅,第一轮关税战冲击风险偏好的顶点已过,乐观的投资者已经在预期中美达成协议。不少国家股指已经涨回了4月2日之前的水平,这反映出当前市场的回升主要由于流动性与风险偏好的改善所驱动。
可以看到,美元停留在冲击位置的指标,未有像样的反弹,可能说明,即便美股和美债在反弹,但全球资金依然在坚定地降低美元资产敞口。短期的市场情绪有过激和修复,但长期趋势已经开启,过去几年轻松投资美股和美债(且不对冲美元风险敞口)的简单范式,或将不得不转向重新增配欧洲日本、新兴市场以及中国。
当然,中国作为冲突的主角之一,也面临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而中国“做好自己的事”、“敞开大门”,努力提供确定性,也终将在资本市场上有所呈现——比如人民币,并未像18年一样出现单边贬值的最差场景,反而呈现出升值压力。
短期内,出口企业“抢出口”、“抢转出口”,进口企业提前囤货补库,使得近几个月的硬数据尚未下滑,在中美迅速达成协议的乐观情境下,市场确实可以跳过Q2-Q3的经济压力期,直接开始展望Q4和2026年,就像2019年贸易战1.0的中后期一样。但从资产价格的赔率来说,似乎已经纳入了不少乐观预期。
投资对策上,理性的做法,就是不在风险资产上留过大的敞口,等待机会,同时利用较高的债券久期来对冲权益持仓的系统性风险。自下而上的行业和选股上,我们会比自上而下的仓位决策更乐观一点,即便宏观承压、出口企业面临不确定性,但部分纯内需的细分行业、以及自主可控的硬科技板块,不仅行业趋势明朗(部分是看见拐点,部分是加速上行),且部分公司在25年一季报已经开始加速释放业绩,对于这些公司我们将择机继续增持。
对于中国权益资产,我们在四月初的判断是,短期反弹,中期谨慎,长期乐观。短期的反弹,是市场维稳力量迅速有力,且特朗普很快开始释放接触的意向,带来风险偏好回升,这些短期的变化确实较难预判。长期乐观,是基于中国在此轮中美竞争中的明确的相对优势(包括财政空间、产业链齐备、无通胀压力、顺应全球化趋势等等),大概率是美国先在各方压力下扛不住,这决定了中国的长期前景更光明。但从一两个月的中期维度,还是需要保持一定的谨慎,无论是基本面的压力,还是中美对抗再度升级的风险。
悬而未决的一大风险是或是中概股退市。如果真的批量退市,短期内必然有严重的抛售压力去年Q4以来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中概股退市将定价权加速转移给中资,且我们认为香港金融市场的战略地位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资金端的流入加上定价权的加速转移,或将是值得关注的机会。
$朱雀安鑫回报债券A(OTCFUND|008469)$$朱雀安鑫回报债券C(OTCFUND|008470)$
注:本文件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仅作为本公司旗下基金的客户服务事项之一。
本文件所提供之任何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既不构成未来本公司管理之基金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亦不构成对阅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本公司并不保证本文件所载文字及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也不对因此导致的任何第三方投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所载的意见仅为本文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朱雀基金可能会发出与本文所载不一致的意见。本文未经朱雀基金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