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黑板君刚在某电商平台买了一件今麦郎纯净水,24瓶550mL才11.99元。如今再看,价格更是跌到了10.99元。


同一平台,娃哈哈24瓶596mL的价格却高达22.89元,已经是今麦郎的2倍。


有意思的是,过去一年内,有12亿瓶娃哈哈水是由今麦郎代工的。同样的水,不同的品牌,价格竟然差了一倍。


娃哈哈去年更是刷出了700亿的营收,增幅高达40%;而今麦郎卖一瓶水才赚2分钱,年产量超120亿,估算利润也不过2.4亿,双方地位差距明显。


围绕着最近的代工风波,咱们确实也有不少疑问:娃哈哈为何选上了今麦郎又放弃?怎么产能不足还要关工厂?最重要的是,饮用水,到底还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01

极致成本


回顾整件事,黑板君始终感觉有点过于“丝滑”。


5月14日,针对不断有网友发现娃哈哈纯净水是由今麦郎生产的情况,娃哈哈客服回应,只要是在正规渠道购买的娃哈哈产品,都是符合娃哈哈产品质量规范的,可放心饮用。


仅过了一天,娃哈哈集团180度转变,声称因为代工期间自查发现个别批次纯净水产品未通过出厂抽样检测。自2025年4月起,已终止与今麦郎的合作。


图源:娃哈哈社媒


又过了一天,今麦郎董事长范现国就接受央媒采访,回应代工事件,但没有回答代工产品质量问题。


据他介绍,去年娃哈哈纯净水因为销量暴增,产能不足,又发现今麦郎有生产基地多,高速流水线多、运输半径短等优势,所以双方达成代工协议。甚至在去年销售旺季蓝标水产能紧张的情况下,今麦郎仍优先支持娃哈哈。


他还介绍今麦郎采用"成本领先"策略,靠规模化生产压缩成本,当主流饮用水在2~3元时,今麦郎靠1元定价的蓝标纯净水走量,虽然每瓶蓝标水净利润仅2分钱,但年销超100亿瓶,净利依旧可达2亿元。


连续三天的热搜,起承转合丝滑流畅,似乎有种官宣结束代工关系的味道。


据灼识咨询,2023年的包装饮用水市场,农夫山泉、怡宝、景田、娃哈哈、康师傅的市场份额依次为23.6%、18.4%、6.1%、5.6%、4.9%,而今麦郎仅以2.3%的占比位列第七。


仅靠“极致成本”内卷,今麦郎并没有夺得更多市场,赚取更多利润。反而因为质量疑云,失去了相当于10%年产能的代工订单。


再看前列的玩家,无不是在消费者心中抢占着独特心智的,如“农夫山泉,有点甜”、“你我的怡宝”等等。


反观今麦郎,在2016年推出熟水概念的凉白开后,再无爆品,如今仅靠低价蓝标纯净水微利走量,过的真是苦日子。



02

内斗未休


这一年中,宗馥莉似乎在娃哈哈内部,大获全胜。


2024年2月,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逝世,整个商业帝国由其女儿宗馥莉接任。


两个月后,娃哈哈因为“产能不足”找上今麦郎代工。


其实这是一件颇为奇怪的事情,毕竟凤凰财经采访了一位熟悉生产的20年娃哈哈老员工,他说宗庆后在世时,生产线组建完成后就几乎没找过代工。


特别是在产能不足时,娃哈哈还关闭了10余家分厂的生产线。


据凤凰网《风暴眼》,这些被关停的工厂都有一个共同点:在股东或董事中,有娃哈哈老臣杜建英的身影。


如徐州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的股东红安永盛投资有限公司,杜建英持股62%;深圳娃哈哈荣泰实业有限公司、衢州娃哈哈启力饮料有限公司共同的大股东“广元金信投资有限公司”,宗馥莉持股60%,杜建英持股40%;陕西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杜建英为董事。


特别在陕西娃哈哈乳品公司流传出来的一份文件中提到,停工原因是“因股东争议问题”。


这里面多次出现的杜建英,早在1991年就加盟娃哈哈集团,曾任娃哈哈集团党委书记,是核心高层。


图源:娃哈哈社媒


而宗馥莉接任后,一改父亲的温情管理路线,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在赶走几个高层后,2024年7月一度疑似以辞职相逼。


随后她在2024年8月成为娃哈哈集团的法人,自己控制的宏盛集团多位核心成员进入娃哈哈董事会、监事会,与此同时也有多位元老退出。


近期,娃哈哈仍在不断进行调整。


据观察者网报道,关厂、降薪、裁员等情况不断,宗馥莉实控的宏胜饮料集团也再次被上门讨要说法的娃哈哈人“围攻”。


据媒体报道,这种维权自今年春节之后已发生了几次。


与此同时,宏盛集团新建的生产线数量在30条以上,如今停止与今麦郎的代工,是否意味着宗馥莉获得了阶段性胜利?



03

市场激斗


一直以来,卖水都被认为是个好生意,毕竟产品成本极低,毛利率极高。


据网易商业分析,一瓶1.5元的矿泉水,水的成本仅为一分

钱,整个瓶子成本也就0.17元,而里面33.3%的零售店费用和26.7%的经销商费用占了高达9毛钱,还有0.22元的营运广告费,剩下0.2元才是矿泉水厂家利润。


图源:今麦郎社媒


这样来看,娃哈哈比代工的今麦郎多赚了好几倍利润。


据华润饮料的上市招股书,包装饮用水的毛利率由2023年前4个月的44.3%上升至2024年同期的49%。


另据灼识咨询,2023年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规模达到2150亿元,未来几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9%。而前五大玩家占了约80%份额。


这么大的市场规模,这么高的毛利率,也难怪大家都在坚持。


但情况也有改变,在去年行业老大农夫山泉重新推出纯净水,价格卷到0.75元/瓶。这也引发娃哈哈、怡宝等的连锁反应。


价格战后,在上市首份年报中,华润饮料包装水业绩同比下降2.6%;农夫山泉还收到舆论战影响,包装饮用水收益同比下降高达21.3%。


在复杂的市场形势下,即使看起来很美的卖水生意,也让各家感受到了压力。


当然,也不得不提,娃哈哈在此次事件中表现欠佳,今麦郎则赚到了一波好评。


但今年的包装水市场,仍然残酷与充满变数。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