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5.19-2025.5.25 固收研究周报上新!
一、策略展望
资金面展望:本周面临5月税期扰动,但政府债缴款有所回落(5月发行进度达75%),预计资金利率下周大幅抬升的概率不大,DR007在1.5%-1.65%区间震荡为常态。
利率债市场展望: 本周税期走款因素或对资金面造成小幅扰动,政府债净缴款压力较上周大幅回落,叠加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仍处于下行区间,认为资金面或不会延续 上周的上行趋势。短端确定性或更高,短期内仍看震荡市。
外汇:人民币短期升值压力较大。美国4月CPI同比增长2.3%,低于市场预期的2.4%和前值的2.4%;CPI环比增长0.2%,同样低于市场预期的0.3%;核心CPI同比增长2.8%,系202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尽管经济数据超预期走弱,美联储官员再次强调“不急于降息”,美股收涨,美元指数在101的点位附近震荡。
信用策略:进入5月后资金价格持续维持在1.6%以下,带动短端信用债大幅走强,目前绝对收益及利差水平均接近0%分位数,后续下行空间有限,短债配置性价比明显下降,对于有短端配置需求的账户推荐增配一定比例的资产支持证券,目前1年ABS收益率集中在1.8-2.2%区间,较同主体公募债利差水平在20-40BP。3-5年信用债本轮下行幅度弱于短端,后续补涨的可能性更高,整体建议配置重心保持在2-3年信用债的基础上账户可视负债属性安排一定交易仓位参与3年以上中高等级信用债。
转债方面:国内基本面数据较为一般,短期交易将较为纠结矛盾,即较强的情绪修复,与较弱的基本面的平衡,避险资产黄金短期偏弱,与宏观相关的品种短期略优但波动仍大。股市近期仍高位震荡,但有所缩量,轮动加剧,建议关注科技自主可控板块。转债市场供需矛盾仍较大,需求较为旺盛,而供给端25年转债市场规模仍会下降,考虑到债底支撑明显,转债市场整体仍有配置价值,估值已恢复至较高位置,关注结构性机会,总体建议关注一是新发优质转债,二是红利转债,三是信用风险可控的有性价比的低价转债。
二、上周市场回顾(5.12-5.16):
1. 利率债市场复盘
5.12-5.16日,公开市场共有8361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累计开展4860亿元逆回购投放,全周实现净回笼3501亿元。上周资金面边际收紧,5月16日当天资金利率大幅抬升,隔夜利率单日升幅均在20bp以上,R001、DR001分别至1.65%、1.63%,二级市场同业存单各期限利率亦跟随资金面的收紧有所上行。银行体系融出规模维持相对高位, 5月12-16日银行平均净融出规模为3.88万亿元。
2. 信用债市场复盘
一级市场:上周信用债总发行量1716亿,进入5月后发行量明显下降,当周净融资为-40亿,连续两周净融资为负;加权发行票面2.16%,与上周基本持平,加权发行期限继续维持在3年以上,一级市场情绪较好。
二级市场:二级总成交规模6339亿元,成交期限2.35年较上周增加0.15年,其中3年以上成交占比由19%上升至23%,低估值成交小幅下滑至68%,成交热度为二永>城投>产业。估值变化方面,各品种债券表现分化,整体短端表现好于长端,其中1年内普通信用债收益率下行3-5BP,长端小幅调整1-3BP,信用利差均有所压缩;二永债跟随利率曲线同幅度上行,利差变化不大;各类型信用债收益率曲线均明显走陡。
3. 可转债及权益市场复盘
股票方面:上周各股指普遍上涨,上证指数周涨0.76%,深证成指涨0.52%,沪深300涨1.1%,创业板指涨1.4%,同花顺全A涨0.7%,而中证500跌0.1%。行业以上涨为主,美容护理涨3.1%,汽车、非银金融、交通运输涨2-3%,煤炭、基础化工、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纺织服饰、商贸零售、银行、综合涨1-2%,有色金属、石油石化、机械设备、轻工制造、食品饮料、建筑装饰、公用事业涨0-1%,家用电器、农林牧渔、环保持平;下跌的行业中,国防军工、计算机跌1-2%,钢铁、建筑材料、电子、通信、传媒、社会服务、房地产跌0-1%。
转债方面:上周中证转债指数涨0.32%,表现略弱于股指,转债溢价率总体涨跌互现;各平价转债纯债溢价率同样涨跌互现。
风险提示: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在任何情况下,我公司不就报告中的任何投资做出任何形式担保。本报告内容和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行承担。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基金产品存在收益波动风险,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管理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